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課題組:可植入靜脈的納米發電機
2017-09-12 來源:威鋒網
人們建造水壩和大型的渦輪機,將瀑布和潮汐的能量轉化為電力。而為了實現更小規模的水流發電,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基于碳納米管纖維的輕型發電機,可以植入在靜脈內部并從流動血液中產生電力。2011 年,瑞士研究人員開發了微型渦輪機,理論上可以植入人類動脈當中,并通過血液流動進行發電。
彭慧勝教授課題組研制的這種新型發電裝置,其基于纏繞在聚合物核心上有序排列的碳納米管,發電核心是由纖維狀流體納米器(FFNG)負責,電力來源于 FFNG 的相對運動,通過纖維的分層從而獲得血液流動梯度力。據了解,這項技術會在安全性上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
研究團隊認為該設備與其他微型能量采集設備相比,具有較高的效率,其功率轉換率達23.3%,同時在經歷1000000的形變后,依然可以保持很好的性能。
該技術目前處于早期階段,但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在青蛙體內植入該設備之后,已經取得了理想的結果,他們希望能盡快運用于臨床,為可植入醫療設備技術貢獻一份力量。該研究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雜志中。
論文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1706620/full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青科大超臨界發泡團隊 AFM:通過超臨界發泡制備自封裝仿生穹頂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5-06-30
- 陜科大王學川/劉新華/岳歐陽等 Nano Energy:基于按需調整負泊松比結構的高效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 2025-03-01
- 青島大學逄堯堃教授團隊連發 Nano Energy/CEJ: 在海洋多糖基摩擦納米發電機領域發表重要成果 2025-02-28
- 東南大學葛麗芹教授/劉玲教授 Small:紅外光激發的無藥物穿甲微膠囊治療股靜脈血栓的研究 2024-03-23
- 哈佛大學開發出一種可靜脈注射止血材料,有望用于致命性大出血急救 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