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工業(yè)大學生物與醫(yī)學工程學院錢海生教授課題組,首次制備出由上轉換熒光納米顆粒與合金半導體組成的蛋黃-蛋殼結構復合材料,在近紅外光下可激活產生高活性氧物質,在腫瘤治療與有機染料廢水治理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相關成果發(fā)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應用催化B:環(huán)境》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8, 224, 854-862;影響因子9.446,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其2015級碩士研究生王婉妮同學)。
超氧自由基、單線態(tài)氧和羥基自由基等活性氧類物質可損傷細胞內DNA、溶酶體、線粒體等從而殺死細胞。而近紅外光可以避免人體中的水分和血紅蛋白對其吸收,更好地穿透人體組織到達深部的腫瘤組織,且相比于可見光和紫外光對人體正常細胞和組織的傷害更小。因此,近紅外光下激活產生高活性氧物質的催化納米材料體系是目前納米醫(yī)學與環(huán)境化學等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研究表明,合金的II-VI族復合半導體具有較好的光穩(wěn)定性以及光活性。然而,由于上轉換熒光納米顆粒粒子與II-VI族半導體的晶格失配度非常高,化學制備上轉換納米粒子與II-VI族半導體組成的核殼結構復合材料一直是材料領域的難點。
針對這一難題,錢海生教授課題組成功地研發(fā)了一種簡單的模板輔助水熱法,首次制備出上轉換熒光納米顆粒與合金半導體組成的蛋黃-蛋殼結構復合材料(如圖1所示)。對其蛋黃-蛋殼納米結構形成的生長機理研究表明,該結構具有較高的熒光能量轉移效率以及高活性氧生成能力。同時,這一新型材料的納米結構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夠將水中的有機物污染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可廣泛用于生物醫(yī)學、環(huán)境化學與能源領域。
圖1. UCNPs@ZnxCd1-xS納米結構的合成過程與結構表征
據(jù)介紹,該課題組目前已經成功地制備了上轉換熒光納米顆粒與硫化銅組成的蛋黃-蛋殼結構復合材料(如圖2),具有優(yōu)越的光熱效應性能,可應用于腫瘤細胞的多模態(tài)治療。
圖2. UCNPs@CuS納米結構的合成過程與結構表征
圖3. UCNPs/TiO2/CdS納米結構的合成過程與結構表征
此前,該課題組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將上轉換熒光納米顆粒與半導體共紡,大規(guī)模制備上轉換熒光納米顆粒與半導體復合納米纖維。同時通過改變纖維中半導體材料的種類和含量來調節(jié)復合材料的光譜響應范圍,通過改變上轉換熒光納米顆粒的含量 來改善材料的近紅外光吸收和轉換性能,改善復合物的光催化活性,制備出了一系列復合納米纖維。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催化化學》《可持續(xù)發(fā)展化學》等國際著名期刊上(ChemSusChem 2016, 9, 1449-1454; Particle & Particle Systems Characterization 2016, 33, 248-253; CrystEngComm 2016, 18, 6013-601; ChemCatChem 2017, 9, 3611-3617;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7, 38, 1851–1859)。
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研究成果已申請發(fā)明專利6項。
論文鏈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6337317311013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chuàng)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tǒng)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蘇大程絲教授/福大賴躍坤教授/安農大朱天雪教授 NML 綜述:用于監(jiān)測物理、生理信號和體液信號的電紡納米纖維基復合材料的最新進展 2025-06-20
- 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王京教授和瑞士材料科學聯(lián)邦實驗室趙善宇博士團隊 AS:植物仿生制備太陽能被動氣凝膠熱蒸騰泵用于可揮發(fā)有機物降解 2022-02-28
- 天工大高輝教授團隊 AHM:提升結直腸癌的抗血管生成基因療法重塑炎癥和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huán)境 2024-12-26
- 西工大李鵬、賈慶巖 Sci. Bull.:多酚聚合物細胞膜涂層“包覆”腫瘤實現(xiàn)代謝物遞送抑制治療 2024-02-18
- 江蘇大學劉磊研究員團隊 Adv. Mater.:仿生復合膜用于腫瘤細胞分類捕獲和選擇分離-實現(xiàn)對癌癥的分子分型診斷 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