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抑制藥物會產生大量費用,普通家庭很難承受。我經常想,哪怕我的研究不為自己賺一分錢,也要盡早將它做好,幫助那些癌癥患者”,201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紹兵教授說道。
據悉,周紹兵教授此次申報題目為《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聚焦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以及與抗腫瘤藥物結合的研究。周紹兵說,“每年中國有幾百萬人死于腫瘤。我國目前還沒研發出成熟的靶向藥,市面上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的藥都從美國進口,非常昂貴,許多百姓無法承受。所以,我總是想著早日把這個研究項目做出來。”
一個特殊的“快遞箱”
眾所周知,化療是腫瘤傳統治療的方式之一。化療藥物隨血液在全身流動,無法準確識別腫瘤細胞,大量的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時也殺死了大量的正常細胞,因此存在副作用大、治療效果不佳的弊端。而國際醫學界逐漸興起的靶向治療能夠使藥物“精準”殺死腫瘤細胞,減少“濫殺無辜”的幾率。
如何讓藥物“精準”地找到腫瘤細胞、殺死“敵人”,而不再殺死正常細胞呢?這正是周紹兵研究的關鍵:將醫用高分子材料與化療藥物相結合,用高分子材料為化療藥物做一個“快遞箱”。這個“快遞箱”在血液中要完成“自動導航”“智能開鎖”“成功瘦身”三次重要任務:
-
第一次任務是讓生物高分子材料開啟導航功能,精準找到腫瘤細胞。由于每種腫瘤細胞表面均擁有特定且明顯多于正常細胞的受體,這樣的“門牌號”吸引著包裹有化療藥物的高分子材料,幫助其清晰找到腫瘤細胞。同時,有了“快遞箱”的保護,化療藥物無法與正常細胞接觸,也不會造成正常細胞的死亡。
-
第二次任務是讓生物高分子材料擁有“智能開鎖”的能力。為了讓藥物能真正發揮效用,就必須打開“快遞箱”,釋放化療藥物。周紹兵利用腫瘤細胞微環境中pH值偏酸性和細胞中谷胱甘肽超量的特點,在高分子材料上設置“鑰匙”,讓腫瘤細胞內部自動“開鎖”,釋放藥物。
-
第三是讓生物高分子材料“成功瘦身”。當腫瘤細胞產生抗藥性后,就會“阻止”靶向藥物行動。此時,周紹兵成功地讓高分子材料“瘦身”,而效果非常顯著,從初進腫瘤細胞100納米大小開始,尺寸不斷縮小,最小可達30納米,直至可以鉆進細胞核中,對核中的DNA基因直接進行破壞。
“這項技術和思路已經得到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認同”,周紹兵介紹道,每次在外參與學術會議,很多同行都會找他進行探討。
但求可助百萬人
“目前,腫瘤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病癥。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三百萬人因此喪生。”周紹兵談到了專注此項研究的起源,“我身邊也存在一些癌癥病人,他們在接受化療后,副作用很大,生存狀態很差,甚至很快地離開了人世”。
“我希望我從事的高分子化學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能夠解決相關疾病,能夠提升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狀態。”正是這樣的想法支撐了周紹兵十多年來堅持開展此項研究。
“我們最終希望研究能更好地治療疾病、服務人類。”因此,周紹兵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征詢醫生意見,確保自己跨學科團隊的研究不是空中樓閣、脫離實際。目前,周紹兵團隊對國內難以治愈的肝癌、胰腺癌、乳腺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治療黑色素瘤提供了損害更小的治療方法。
周紹兵目前正在尋找大型藥企合作,想要通過合作盡快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中能為人治病的產品。“如果能轉化成功,目前腫瘤治療一個療程的花費將從10多萬直降為5萬以下,大大降低了腫瘤病人治病的成本”,周紹兵說道。
在此期間,一些機構聯系過周紹兵,希望在研究成果成熟后實行成果轉化。“我當然希望能夠轉化成功,哪怕我不要一分錢,但是能減輕腫瘤病人的痛苦,讓他們有尊嚴的活著,也是我的一份重要貢獻。”
嚴而有格 寬而有度
談及恩師,周紹兵的兩位學生楊光、王毅發出了爽朗的笑聲:“我們的組會,全學院都是有耳聞的呀!”這里的組會是指每周日下午兩點,周紹兵和學生們展開的學術報告會。周紹兵要求學生擁有全球視野和嚴謹科學的治學態度。組會時,學生們要總結國際前沿研究、匯報科研進展、提出遇到問題、總結經驗與教訓。同時,學生還需要準備月、半期、半年總結等。
“每次看著周老師很早就到實驗室,很晚才離開。這樣的以身作則比如何的說教都管用”,楊光表示,周老師最讓學生受益的就是對自己的嚴格、對科學的嚴謹,這樣的以身作則無形之中不斷地督促同學們上進。
“跟從周老師學習,就是一場感動之旅”,王毅說道,周老師會為學生考慮,催著學生修改論文,“這與有些博士生催著老師改論文比起來,我們太幸福”。他說,自己想要發表的文章得到回應后,周紹兵甚至從圖片排版、數字安排等細節方面進行了指導,“為了學生無休息、無假期”。
“周老師的慈祥還表現在總是苦口婆心地勸解我們”,王毅說,在研究生學習的時難免會出懈怠的情緒,周老師不會責罵我們,而是慢慢開導,讓我們認識到,今天的拼搏是為自己創造更美好地明天,“讓我們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嚴師出高徒。在其指導的研究生中,其中8位研究生畢業論文獲四川省優秀碩士論文獎,,1位博士生畢業論文獲四川省優秀博士論文獎,16位研究生獲校優秀碩士論文。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本科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2014年被學校評為首屆西南交通大學“十佳研究生導師”。周紹兵的博士畢業生們走向工作后,基本都能拿到國家自然基金,有能力,“能夠獨當一面”。
- 東華大學郭睿教授/史向陽教授課題組《ACS AMI》:樹枝大分子包裹銅鉑雙金屬納米酶用于腫瘤微環境調控光熱/催化療法 2025-06-19
- 港中大(深圳)趙征 / 唐本忠團隊 ACS Nano :多功能AIE納米馬達突破腫瘤屏障 - 實現精準光診療 2025-05-29
- 山東大學欒玉霞教授團隊 Nat. Nanotech.:發現解決CAR-T細胞療法實體瘤療效受限的有效方法 2025-05-20
- 第四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30
- 南開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2026年入學推免碩士、直博生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生物學、紡織與纖維、計算模擬、電子信息... 2025-06-13
- 廣西大學趙輝課題組 CEJ 綜述:高強度自修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進展 - 機械強度與修復效率的平衡 2025-06-12
- 山東大學崔基煒教授團隊 ACS Nano: 硬度可調的聚乙二醇納米顆粒調節納米-生物相互作用,增強靶向藥物遞送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