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器是一種能夠在外界信號源刺激下產生位移響應或提供力學輸出的器件,這種器件將電、熱、光等其他形式的能量按照既定程序轉化為機械能。近年來, 柔性紙基驅動器因其質輕,成本低,可彎折等特點備受關注,但因紙基材料耐水性、耐溶劑性和耐熱性較差,如何在紙質基底上制備結構化驅動器件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
日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材料表面界面課題組采用3D打印實現了紙基光熱驅動器件的快速制備。研究人員通過在聚乳酸(PLA)中加入具有優異光熱效應的多壁碳納米管(MWCNTs)發展了MWCNTs-PLA復合線材,然后采用熔融沉積(FDM)增材制造工藝在普通辦公用紙上打印制備了紙基雙層結構驅動器件,并深入研究了驅動器雙層結構穩定性,功能層復合材料的打印層厚度和打印層結構設計對驅動器致動效果的影響,以及影響近紅外(NIR)光致機械響應行為的因素等。利用3D打印技術自由設計和制造的優勢,基于仿生學結構設計原理,研究并模擬演示了仿生花瓣致動器在NIR激光控制下花開花合的可逆過程。
3D打印紙基雙層制動器示意圖及其仿生花形制動器開合過程
該工作近期發表在J. Mater. Chem. C (2018, 6, 2123-2131)上。不久前,課題組還報道了采用增材制造先進技術進行磁性驅動器件的免裝配制造的工作(Adv. Mater. Interfaces, 2017,4, 1700629)。3D打印柔性光、磁等驅動器件構筑方面的工作,為研究和應用智能機械、機器人等,實現其彎曲、變形與貨物運送等功能提供了新的構筑方法和解決方案。上述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775538,51573199)、甘肅省科技計劃(17JR5RA318,1606RJZA051)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的資助和支持。
論文鏈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tc/c7tc05710e#!divAbstract
- 北化楊衛民/李好義團隊《Compos. Part A》:電紡紗線綠色高效短流程制備技術取得新進展 2025-05-15
- 青科大烏皓/段詠欣/張建明Macromolecule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纖維素納米晶在聚乳酸對映體共混物中選擇性成核機制研究 2025-03-05
- 寧波材料所汪龍/川大楊偉 Macromolecules:具有可控泡孔尺寸的超韌聚乳酸共混物泡沫 2024-11-12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中北大學王智/尹麗仙、西安交大田小永 Compos. Part B:3D打印超材料新成果-仿生超材料結構設計、制備及機理研究 2025-06-06
- 華南理工江賽華教授課題組 CEJ:基于3D打印技術構建的可穿戴柔性觸覺摩擦電傳感器在材料感知領域的應用 2025-05-29
- 浙工大周密、浙大二院陳嘉 AHM:基于熒光聚合物自組裝策略構建胃食管反流診斷紙基傳感器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