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影像介導的、刺激響應型的納米遞送系統(tǒng)用于腫瘤診療被認為有望替代傳統(tǒng)治療手段而受到廣泛關注,但在載體設計中依然存在一些困境阻礙其進一步的轉化。首先,盡管各種響應類型被開發(fā)出來并用于藥物和基因遞送系統(tǒng),但是如何將多種響應介導的納米性能(電荷,粒徑或穩(wěn)定性)的切換整合成一種級聯(lián)形式來克服多級不同的生理屏障是個挑戰(zhàn),而且往往這些屏障在遞送的不同階段需要載體具備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性能。其次,一種刺激響應性一般只能引起一種載體性能的變化,那么能否實現(xiàn)通過一種刺激而引起多種載體性能的同步轉變,從而協(xié)同促進其特異性遞送?再次,對于一個成像和治療一體的多功能化的診療平臺,如何實現(xiàn)更為簡便的制備也是一個挑戰(zhàn)。
近期,暨南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薛巍教授課題組設計制備了一種由腫瘤微環(huán)境驅動的級聯(lián)響應型的雜化熒光碳點用于基因的精準遞送和影像追蹤。該載體由帶負電的可響應裂開的PEG外殼和聚陽離子功能化的碳點內核通過靜電自組裝制備得到。該熒光碳核以檸檬酸和聚乙烯亞胺(600Da)封端且分子內含大量二硫鍵的超支化聚酰胺胺(HPAP)作為碳源和鈍化劑,通過一步微波法同步實現(xiàn)碳化和表面功能化。該方法不但賦予碳點可觀的熒光量子產率(27%),且表現(xiàn)出細胞內降解能力和高效的基因遞送能力。而外殼是由二甲基馬來酸酐修飾的mPEG-PEI600共聚物構成,該結構表現(xiàn)出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下電荷翻轉成正電而從功能化碳點表面脫離的能力。
該診療納米平臺表現(xiàn)出以下優(yōu)勢:
首先是級聯(lián)響應能力賦予載體對于多階段生理屏障的自適應能力。
(1)一旦進入血液,PEG化外殼能有效延長循環(huán)時間;
(2)從血液進入腫瘤組織,在弱酸條件下同步發(fā)生電荷翻轉和粒徑收縮而增強EPR效應來促進腫瘤特異性累積;
(3)從組織到細胞內,谷胱甘肽引起HPAP的降解觸發(fā)基因在腫瘤細胞內快速精確釋放。
其次,這種血液-組織-細胞三級響應納米載體只需通過一步微波處理和后續(xù)的靜電組裝來簡單制備。
PPD@HPAP-CDs/pDNA腫瘤微環(huán)境和細胞內微環(huán)境中級聯(lián)響應示意圖
這一遞送系統(tǒng)擁有影像可追蹤、腫瘤特異性治療基因遞送能力和優(yōu)異的生物相容性,從而為基于精準醫(yī)療的新型診療制劑的設計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整合的方案。該研究成果近期發(fā)表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Chem. Mater., 2018, DOI: 10.1021/acs.chemmater.8b01011)上。暨南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生趙海杰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張奕博士、劉宗華研究員和薛巍教授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同時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暨南大學科研培育與創(chuàng)新基金的資助。
論文鏈接:
Microenvironment-driven cascaded responsive hybrid carbon dots as a multifunctional theranostic nanoplatform for imaging-traceable gene precise delivery.
- 南開大學劉定斌教授團隊 JACS:智能水凝膠精準遞送外泌體 - 攻克糖尿病耐藥菌感染創(chuàng)面愈合難題 2025-05-06
- 鄭州大學劉軍杰教授團隊 Sci Adv:自主運動的口服藥物遞送系統(tǒng)用于結直腸癌的精準藥物遞送 2022-07-17
- 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課題組《Nat. Commun.》:聚合物納米框架中DNA時空編程級聯(lián)組裝賦能核酸藥物精準遞送 2021-02-19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馬小軍/東華大學何創(chuàng)龍 Bioact. Mater.:TME響應復合水凝膠靶向抑制MYC驅動型骨肉瘤生長與轉移 2025-01-17
- 天工大高輝教授團隊 AHM:提升結直腸癌的抗血管生成基因療法重塑炎癥和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huán)境 2024-12-26
- 暨南大學戴箭課題組 Adv. Funct. Mater.:溶瘤病毒樣納米顆粒用于腫瘤特異性基因遞送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