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科學家們采用一種快速簡便的途徑,制造出超彈性、多元材料、高性能的纖維。這種纖維已經作為傳感器用在機器人手指和衣服中。這項突破性的方法為新型智能織物和醫用植入物創造了條件。
(圖片來源:JAlban Kakulya / EPFL)
這種纖維由 EPFL 光子材料和纖維設備實驗室(FIMAP)開發,團隊由 Fabien Sorin 帶領。科學家們采用一種快速簡便的方法,將不同種的微結構嵌入到超彈性纖維中。例如,他們通過在“關鍵位置”添加電極,將纖維轉化為超靈敏的傳感器。而且,他們的方法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制造出幾百米的纖維。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這是一種思考傳感器的全新方式。EPFL 開發的這種微型纖維由彈性體制成,可以包含像電極和納米復合聚合物之類的材料。即使最輕微的壓力和應變,這種纖維也能檢測到。此外,它在經受接近500%的變形之后,還可以恢復原狀。所有這些都使它能夠完美地應用于智能衣服、義肢和為機器人設計的人造神經等方面。
為了制造這種纖維,科學家們采用了一種熱拉伸工藝,這是一種制造光纖的標準工藝。一開始,他們創造出了宏觀的預制件,其中的各種纖維成分排列成精心設計的三維圖案。然后,他們加熱預制件,將它拉伸,就像熔融的塑料一樣,從而制造出直徑達幾百微米的纖維。這一工藝縱向地拉伸纖維成分圖案,同時也會橫向地壓縮纖維成分,也就是說纖維成分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最終的成果是一組具有極度復雜微結構和高級特性的纖維。
迄今為止,熱拉伸只能用于制造剛性纖維。但是,Sorin 及其團隊卻采用它制造彈性纖維。在新的材料選擇標準的幫助下,他們可以識別出一些加熱后具有高粘度的熱塑性彈性體。在纖維受到拉伸后,它們會拉長和變形,但是卻總能恢復其原始形狀。
剛性材料,例如納米復合聚合物、金屬和熱塑性塑料,以及可以輕易變形的液態金屬,都會被引入到纖維中。Sorin 表示:“例如,我們可以在纖維的頂部添加三根電極,底部添加一根。纖維受到的壓力多少,決定了不同的電極產生接觸。例如,這將導致電極傳遞信號,這種信號被讀取后,可以準確地判斷出纖維受到了何種壓力,例如壓應力或剪應力。”
科學家們與 Oliver Brock 教授(柏林工業大學機器人與生物實驗室)合作,將這種纖維作為人造神經,集成到機器人手指中。每當手指觸碰東西的時候,纖維中的電極就會傳遞機器人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觸覺交互信息。他們還有一種測試方法,就是將他們的纖維添加到大網眼衣服上,檢測壓力和拉伸。Sorin 表示:“例如,我們的技術可用于開發能直接集成到衣服中的觸摸鍵盤。”
(圖片來源:EPFL)
(圖片來源:EPFL)
(圖片來源:EPFL)
研究人員也看到了許多其他的潛在應用。尤其是,熱拉伸工藝經過簡單調整后可以用于量產。這對于制造業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優勢。紡織行業已經對于這項新技術展示出濃厚的興趣。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7251
- 武大常春雨、寧波材料所陳濤/魏俊杰《Adv. Mater.》:面向超靈敏自供電離子皮膚的電場誘導雙梯度水凝膠離子二極管 2025-04-03
- 中山大學吳進等 AFM:基于定制裂紋設計的超靈敏透氣水凝膠纖維應變傳感器及無線手語識別應用 2024-11-29
- 吉林化工學院韓丹丹教授團隊 IJBM:熱響應型離子水凝膠復合材料通過“播種”碳酸鈣微粒子用于超靈敏可穿戴傳感器 2024-10-03
- 浙江大學高超教授團隊 《Nat. Commun.》:無溶劑熱塑性發泡法制備超彈性石墨烯氣凝膠 2025-07-09
- 安農大陳玉霞課題組 CEJ:具有寬響應范圍和高靈敏度的用于柔性壓阻傳感器的超彈性竹纖維海綿狀氣凝膠 2024-04-26
- 大連理工大學劉新教授、宋金龍研究員團隊 AFM:超疏水超彈性薄膜的制備及能量收集 2024-03-26
- 武漢紡大徐衛林教授、陳鳳翔教授/浣江實驗室王凱教授、孫書劍教授 Mater. Today 綜述:高性能纖維材料引領空天應用新時代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