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吳長鋒教授課題組在生物醫學傳感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課題組利用植入型光學傳感器和智能手機實現了對體內血糖水平的無線實時監測,該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期刊ACS Nano(影響因子,13.942)。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孫凱為文章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學為唯一通訊單位。
糖尿病是當前公眾健康的嚴重威脅之一,準確可靠的血糖監測對于糖尿病的診斷、治療和及時護理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對高風險糖尿病人普遍使用植入型電化學傳感器來進行血糖的連續監測,但是酶電極等植入器件有組織損傷、信號漂移以及需要頻繁更換等缺陷。光學檢測技術有望克服電化學傳感器的缺陷,但目前用光學方法對體內血糖水平進行可逆、靈敏和實時檢測仍然是相關研究領域的難題。
吳長鋒教授課題組致力于生物光學成像和檢測技術的研究。前期工作中,課題組調控半導體聚合物點的光學特性,利用氧化酶偶聯的聚合物點,獲得了對體內生物小分子進行長期實時動態監測的生物傳感器(ACS Nano 2016, 6, 6769-6781)。
在最近工作中,吳長鋒教授課題組進一步設計開發出一種超靈敏的聚合物點葡萄糖傳感器,相比于前期工作,傳感器的靈敏性提高了一個數量級。將傳感器植入小鼠皮下后,其發光顏色隨著血糖濃度改變而改變。課題組進一步開發了圖像處理軟件APP安裝在智能手機上,通過手機攝像采集傳感器發光圖像,然后進行APP圖像處理定量確定血糖濃度,實現了對體內血糖水平的無線動態監測(ACS Nano 2018, DOI: 10.1021/acsnano.8b02188)。以上結果為新型光學傳感器的設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為進一步開發具有臨床應用價值的血糖監測技術奠定了基礎。
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科創委基礎研究項目支持。
論文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