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這是高等教育戰線的莊嚴宣示,這是揚帆遠航的豪邁出征!
6月21日,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在四川成都舉行,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第一次全國本科教育大會。會議以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加快建設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主題,高揚人才培養主旋律,把本科教育放在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吹響了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結號,開啟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時代篇章!
31個省(區、市)教育廳(教委)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以及全國1200多所本科高校的干部教師代表通過視頻同步參會。在四川大學主會場,無論會前還是會后,總能看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直屬高校、合建高校“掌門人”彼此之間熱烈交流討論的場面。本科教育乃大學之根本,成為與會者的普遍共識,有了“指南針”,大家也在積極謀劃著“施工圖”,如何將一流本科教育落到實處。
何謂“以本為本”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縱觀世界一流大學,其普遍將本科人才培養和本科教育質量擺在學校發展的重要地位,建設一流本科也是解決我國高水平建設發展中突出問題的內在要求,更是適應新時代、更好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表示,在“雙一流”建設進程中,高校要進一步轉變理念,做到“四個回歸”。
本科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體量規模最大,全國1200多所本科院校在校生中,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是8∶1,畢業生中本科生占比8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培養了6000多萬名本科畢業生,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本科教育持續升溫,以“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為基本遵循,激勵學生刻苦讀書學習,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各地各高校尤其是大學校長書記積極響應,許多地方和高校專門出臺了加強本科教育的意見,在提升質量方面有很多新理念、新作為。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認為,本科教育不僅是教學管理部門的事情,還涉及教師隊伍和人事體制、學生評價體系、學科布局、管理服務體系、治理體系和資源配置等。在他看來,本科教育改革必須迎接挑戰,面向未來,必須綜合考量各種利益訴求。
與會代表也普遍認識到,目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已進入提高質量的升級期、變軌超車的機遇期、改革創新的攻艱期,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高校辦學治校的理念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及時應答,否則就會錯失歷史性機遇。大會交流發言,透露著各地各高校強烈的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也傳遞著各自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精神,正在奮力書寫著自己的時代答卷。
什么是最好的本科教育
當前世界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新一輪世界范圍的科技革命、產業革命正在引發世界格局的深刻調整,重塑國家競爭力在全國的位置,重構人們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中國的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新的歷史坐標下,什么是最好的本科教育?各地各高校同樣在以各自的實踐生動闡釋著。
在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看來,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陪養人的,本科教育是培養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礎,也是最能體現學校傳統和特色的地方。清華大學堅持把價值引領放在首位,確立了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培養模式,在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大力推進通專融合,致力于培養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人,使學生具備健全人格、寬厚基礎、創新思維、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實現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結合。
“什么是最好的本科教育?根本是能充分釋放師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潛力。”林建華表示,打開邊界、釋放潛力,走一條“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之路”,是北大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從最近幾年的實踐看,改革效果還是很好的,師生的積極性都有明顯提升。今后,還要逐步給出與此配套的管理政策和措施,資源配置改革等也需要跟上。
把思想政治之“鹽”溶入學校教育之“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上海市近幾年來的實踐探索。上海市教委主任陸靖介紹,“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語言平實、思想深刻的比喻,為開展“三全育人”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來,上海著力探索做精思想政治理論課之“鹽”、做鮮“課程思政”之“湯”、做強思想政治教師之“廚”,推進“課程思政”改革,使得理想信念教育叫好又叫座,專業課程教學好喝有營養。
天津大學校長鐘登華認為,進入新時代,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工程教育發展的社會需求發生了深刻變革,必須因時而動、主動作為,才能培養出創造未來的卓越工程人才,真正支撐起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科教育如何實現變軌超車
“互聯網+”催生了一種新的教育生產力,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界限和學校圍墻,引發了教育教學模式的革命性變化。而在這方面,我國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在起步階段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只要我們積極主動作為,就能贏得未來,成為與會代表的普遍共識,各地各高校也在因地因校制宜。
四川大學以課堂教學革命為突破口,奮力推進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實踐。在該校校長李言榮看來,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只有課堂進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據介紹,該校投入了2億多元全面推進“教室革命”,打造智慧教室400多間,超過教室總數的80%。在此基礎上,全面實行“啟發式講授、互動式交流和探究式討論”的課堂教學改革,讓學生真正“把頭抬起來、坐到前排來、提出問題來”。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需要一流教育資源做支撐。作為高教基礎相對薄弱的省份,一流資源從何而來?近年來,江西在挖掘、拓展優質教育資源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該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介紹,除了抓評價導向,推動育人資源“校內挖”,用專業綜合評價引導高校集中優質資源舉辦優勢專業,提高專業辦學實力外,江西還積極推進育人資源“校際選”,用跨校選課學分互認集聚區域優質育人資源,推動育人資源“校外找”,用政產學研用共贏機制匯聚社會優質資源,提高協同育人水平。
在東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成洪波看來,新經濟背景下,產業轉型、技術升級和產品迭代明顯加速。如何服務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培養知行合一的實干型人才,是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必答題。
西部地區高校長期面臨高層次人才引進難的問題,成為制約發展的主要瓶頸。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為西部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青海大學黨委書記俞紅賢認為,要立足區域需求,增強造血能力。以青海大學為例,學校發揮區位優勢,堅持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緊密結合,同時,巧借支援外力、深挖自身潛力,實施“教師學歷提升”“海外研修”“工程實踐能力提升”等人才引培工程,補齊師資短板,著力破解發展瓶頸。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建學科猶如樹牌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建設漫談暨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本科專業方案調整紀事 2021-01-29
- 2017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排名 2017-06-28
- 2016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排名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