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新靶向療法:化療藥物被包裹在“納米氣泡” 并通過X射線按需釋放
2018-07-19 來源: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國家納米生物光子學中心(CNBP)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了一種針對癌癥的新靶向治療方法。化療藥物被包裹在稱為脂質體的“納米氣泡”中,然后通過應用X射線輻射將其注入身體的所需部分并根據需要釋放其有效負載。
脂質體經常用于保護藥物并將其帶到身體所需的地方。多年來,我們已經看到它們被用于長時間保護腸道惡劣環境中的胰島素劑量,以便它進入血液,并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抵御細菌感染等。
“脂質體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有效的藥物傳遞系統,”該研究的第一作者Wei Deng表示。“其由與細胞膜相似的材料制成,這些‘氣泡''制備相對簡單,可以用適當的藥物填充,然后注射到身體的特定部位。然而,問題在于控制藥物的及時釋放。”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CNBP研究人員設計讓他們的脂質體按需釋放藥物的有效載荷。金納米粒子和被稱為維替泊芬(verteporfin)的分子嵌入到氣泡壁中。當施加X射線脈沖時,維替泊芬與其反應以釋放單線態氧,其能破壞氣泡。金納米粒子有助于集中能量并增加反應。
“我們的X射線觸發脂質體含有化療藥物阿霉素,它比沒有X射線觸發更有效地殺死癌細胞,”該項目的高級研究員Ewa Goldys表示。“然后我們測試了我們的脂質體以確定其對抗腸腫瘤的有效性。用我們的脂質體治療的腫瘤在兩周的試驗期間逐漸縮小,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鼓舞的結果。”
CNBP的這項研究是在小鼠中進行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計劃繼續開發脂質體,為人體臨床試驗做好準備。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山東大學崔基煒教授團隊 ACS Nano: 硬度可調的聚乙二醇納米顆粒調節納米-生物相互作用,增強靶向藥物遞送 2025-06-12
- 浙大周民教授團隊 Bioact. Mater.:微藻藥物遞送系統"降尿酸-抗炎-消化系統保護"三位一體協同用于痛風性關節炎的治療 2025-06-04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
- 西北大學范代娣教授、朱晨輝教授、李陽副教授 AM:基于仿生凝血級聯途徑的多肽修飾脂質體納米顆粒可噴涂水凝膠治療不可壓破性創面出血 2025-04-19
- 天津大學史志遠教授團隊招聘科研助理 - 高分子化學、微凝膠/微囊泡/脂質體、酶包裹遞送載體、微流控 2024-12-17
- 桂工甄士杰/李美靜博士、廣醫張天富副教授、華工趙祖金教授、港中深唐本忠院士 AM:近紅外二區脂質體多模態光診療新成果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