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李榮金、胡文平教授團隊在國際首次實現“二維有機單晶可控制備”技術
2018-11-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衣服手套可以監測體征,智能手機可以疊成小塊、平板電腦可以卷進口袋.....近日,天津大學李榮金、胡文平教授團隊在有機場效應晶體管領域取得突破,國際首次實現“二維有機單晶可控制備”技術,研制出新型高性能有機晶體管材料,這意味著“薄如蟬翼、溫柔體貼”的可穿戴電子設備距離我們不再遙遠。
柔性電子設備是指在一定形變(彎曲、折疊、扭轉、壓縮或拉伸)條件下仍可工作的電子設備,被認為是“未來電子設備的發展潮流”,如可穿戴傳感器、可植入醫療器械、可彎曲手環、可折疊手機等,有望使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顛覆性改變。
柔性電子設備之所以能夠柔軟彎曲,其奧秘在于使用了輕薄柔韌的有機電子元器件進行制造。眾所周知,晶體管是電子元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有機晶體管則是構成柔性電子器件最重要的基本原件。目前主流的有機晶體管材料存在結構缺陷多、穩定性差等問題。如何制備出低缺陷、高穩定性的有機晶體管材料成為了全球科學家亟待攻克的難題。
李榮金、胡文平教授團隊創造性地發明了“水面空間限域法”,利用單個或數個分子層厚的二維有機單晶制備有機場效應晶體管,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二維有機單晶可控制備”,為人類提供了一類新型、高性能有機晶體管材料。研究發現,基于這種新型二維有機單晶的有機晶體管光電性能十分優異,可實現對微弱紅外信號的探測,這也為下一步制造高性能柔性紅外探測器奠定了基礎。
該項成果是有機電子學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相關研究成果已由團隊碩士生王晴晴和博士生王聰分別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美國化學會志》和《先進材料》。
論文鏈接: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