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PVC)是一種常見的通用塑料,在醫用材料、建筑材料、玩具等領域運用廣泛。目前制備PVC的方法為傳統的自由基聚合,這種方法制備的PVC熱穩定性差并且后續的功能化困難。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RAFT)聚合是一種運用廣泛活性自由基方法,在制備PVC方面也有嘗試(Macromolecules, 2012, 45, 2200-2208;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16, 54, 2092-2101),不過仍存在反應后功能化困難等問題。另一方面,PVC本身玻璃化轉變溫度(Tg)較高,如果做成軟質PVC需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劑。目前運用最廣泛的PVC增塑劑是鄰苯二甲酸酯類,如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這是一類種小分子增塑劑,其增塑效果較好,不過在使用時增塑劑會逐漸遷出,不但影響了增塑的效果,析出的鄰苯二甲酸酯類接觸人體后更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聚己內酯(PCL)是一種大分子的PVC增塑劑,作為增塑劑使用時可以大大減少遷出,不過由于其與PVC不能達到分子級的相容,所以還達到無遷出的效果還比較困難。
近日,北京化工大學湯華燊教授和馮岸超副教授課題組用RAFT聚合方法成功制備了聚氯乙烯-聚己內酯嵌段共聚物(PVC-b-PCL),這種嵌段聚合物是一種新型的聚氯乙烯基大分子增塑劑,增塑效果可以與傳統的DOP媲美,并且遷出實驗表明這是一種具有無遷出特性的增塑劑,是新一代環保型的聚氯乙烯基增塑劑。
該研究中選用了雙官能團的RAFT試劑2-hydroxyethyl 2-(ethoxycarbonothioylthio)propanoate (HECP),其中的黃原酸酯基團可以對氯乙烯(VC)單體進行RAFT聚合,羥基基團可以對ε-己內酯(ε-CL)單體進行開環聚合(ROP),具體的制備路徑如圖1所示。先進行VC單體的RAFT聚合,可以得到帶有羥基的官能團的聚氯乙烯PVC-OH,之后再進行ε-CL單體的ROP聚合,通過這種策略可以得到一系列不同PCL含量的PVC-b-PCL嵌段共聚物。
圖1 PCL-b-PVC嵌段共聚物的制備過程
由于PCL的玻璃化轉變溫度比PVC低許多,所以PVC-b-PCL嵌段共聚物中PCL的含量不同會導致PCL-b-PVC嵌段共聚物的Tg有較大的變化。從圖2的DSC圖中可以看出,隨著PCL鏈段的增長即嵌段共聚物中PCL含量的增加,PVC-b-PCL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逐漸降低,而這種低Tg的嵌段共聚物具有作為PVC增塑劑的潛力。
圖2 不同CL含量的PCL-b-PVC的DSC結果
拉伸測試是表征聚合物韌性的一種重要測試,我們選取PVC10K-b-PCL40.3K和PVC10K-b-PCL89.5K這兩組樣品作為PVC增塑劑,與DOP作為添加劑的樣品進行對比,結果如圖3所示。拉伸測試表明,PVC10K-b-PCL89.5K作為PVC增塑劑后樣品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從斷裂伸長率來看可以達到甚至超過相同添加量的DOP增塑劑的結果,是一種增塑效果較好的增塑劑。
圖3 DOP和PCL-b-PVC作為PVC增塑劑的拉伸應力-應變曲線
遷出實驗可以表征增塑劑在使用過程中遷出情況。我們使用正己烷作為抽提溶劑進行遷出實驗,并用紅外光譜對抽提液進行分析來確定增塑劑的遷移量的多少。從圖4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DOP作為增塑劑時,隨著抽提時間的增長,增塑劑不斷析出;而PVC10K-b-PCL89.5K中由于有PVC鏈段而產生了很好的抗遷移性,所以即使在抽提40小時后,仍沒有增塑劑的析出,是一種具有無遷出特性的PVC增塑劑。
以上結果說明,PCL-b-PVC嵌段共聚物是一種新型的聚氯乙烯基的PVC增塑劑,具有良好的增塑效果,是一種有潛力替代DOP的新一代環保型增塑劑。
圖4 DOP和PCL-b-PVC作為PVC增塑劑的遷出曲線
該項成果以“Nonmigratory Poly(Vinyl Chloride)-block-Polycaprolactone Plasticizers and Compatibilizers Prepared by Sequential RAFT and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RAFT-?-ROP)”為題在線發表在高分子領域權威期刊Macromolecules上,第一作者為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生孫中鶴,共同通訊作者為北京化工大學湯華燊教授和馮岸超副教授,以及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Graeme Moad教授。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704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專項資金(buctrc201724)和北京化工大學軟物質科學與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的資助。
論文鏈接:
DOI: 10.1021/acs.macromol.8b02146
https://pubs.acs.org/articlesonrequest/AOR-UVKEbqds2hcsq2jt7UFq
- 浙工大高從堦院士團隊 ACS Macro Lett.:可回收嵌段共聚物構建高穩定均孔膜 2024-03-20
- 中山大學黃漢初課題組 Angew:首例控制硫自由基的SRAFT聚合技術 2024-01-30
- 武漢大學蔡韜/上海交大莊小東/華東理工張斌 Angew:基于端基功能化共軛聚酞菁的近紅外光催化可控自由基聚合 2023-05-06
- 青海大學劉秉鑫、高莉課題組 CEJ:通過加入環保型MgLaCe水滑石(LDH)揭示PVC薄膜的綜合性能和安全性進步 2024-09-04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唐濤團隊 Compos. Part A:高性能氯化聚氯乙烯/聚脲納米復合泡沫的制備及其升級回收 2023-12-15
- 北方民族大學郭生偉團隊《J. Mater. Res. Technol.》:用于新型PVC建材的粉煤灰大宗高值利用 2023-02-26
- 南工大材料學院 IJBM :通過加入ADR擴鏈劑和生物資源增塑劑-增強聚(乳酸)和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的韌性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