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上,學術評價體系“三認三不認”的話題,引發不少委員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院士認為,“目前我國對科研成果‘三認三不認’:只認第一作者、只認第一作者單位、只認通訊作者,不認非第一作者、不認非第一作者單位、不認非通訊作者。這是一個短視又狹隘的做法。”“道理很簡單,如一艘載人飛船,一顆螺絲釘和一臺發動機發揮的作用都很重要,因為螺絲釘掉了和發動機失靈的后果是一樣的。”
趙宇亮院士所指的“三認三不認”,無疑切中了現實問題——這反映出來的,本質上仍是被詬病已久的科研評價體系“唯論文”現象的衍生問題。
客觀而言,對于科研人才評價來說,論文排名及數量、發表期刊檔次等,確實是個直觀又易判斷的標準。這種標準也曾發揮其積極作用,如讓人才評價標準變得客觀起來,不給暗箱操作以空間。
但后來隨著高校行政化的強化,該標準在執行中越來越扭曲變形,嚴重傷害了科研工作者工作的積極性,扼殺了創新的活力和動力。而“三認三不認”,就是其中的典型現象。
正如很多委員提到的,“三認三不認”存在各種弊端:首先,不利于達成科研學者尤其是學科“大牛”之間的合作。“第一作者”明顯只有一個,如果自己一方無法享受成果,那可能就導致“應付、轉而關注自己的事情”,如此一來,合作的質量和水平就大打折扣。
“科技發展到今天,單一學科的研究已經很少,大部分學科都進入了交叉學科研究時代,核心就是合作與協作,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掌握所有學科的知識。”趙宇亮院士說。
其次,降低了創新的效率,在國際科研競爭中處于劣勢。科研的競爭就是對未來的競爭,當今世界各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競爭呈現白熱化,尤其是在新興學科方面。國外的專家學者“有了想法就可以立刻去做,找最好的人無條件地充分合作”,相形之下,我們在協調“成果出來后誰署名第一”的問題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
更實際地說,一項科研成果,并不單是一個人的成績,背后經常是一個團隊甚至若干個科研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但“得論文者得天下、得第一署名才有用”的評價體系,顯然對署名靠后的參與者不利。
我國高校及科研機構在職稱評定等活動中,論文數量、論文發表的期刊檔次等,往往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而署名靠后對科研工作者而言,除了學術上可能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更重要的是在福利待遇上會面臨直接損失。
這樣一來,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二在學術中付出的可能“差之毫厘”,但通過這篇論文所得到的成就卻相去甚遠,這是在鼓勵科研團隊合作,還是鼓勵爭名奪利呢?
所以說,“唯論文+唯第一作者”雖然看似標準清晰,公平可見,但對復雜的學術研究合作而言, “只認第一作者、只認第一作者單位、只認通訊作者”,這種簡單量化的評價并不能發揮科研合作的優勢,是時候被摒棄了。
“我們還是應該遵守國際慣例。”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蔡榮根研究員介紹,像《自然》《科學》等期刊,會在文章下方加一個note(說明),說明各位作者分別作了什么貢獻。
“主要貢獻和非主要貢獻肯定有差別,內行一看就知道,這個工作誰做了主要貢獻。”蔡榮根研究員說,“像發現引力波的文章有上千個作者,但要說給誰諾貝爾獎,內部還是清楚得很。”
因此,他強調小同行評價的重要性,“小同行評價是最客觀的,同一領域的人知道你什么水平、你的工作有什么新鮮的思想、在國內外的價值。就像申請工作要看推薦人的意見一樣。還有一個好處是,我用不了花多少時間就可以知道你在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價值。”
蔡榮根研究員表示,科學評價不光在中國是難題,在全世界都是難題,但還是有一些國際通行的方案和共性,比如不唯指標、看重同行評價、考慮各學科的特點等。
事實上,近年來,在這方面,國家層面也在制度上不斷改進,如2018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同行評同行,內行評內行“,建立尊重人才的科學評價體系。
但就目前看,要打破“唯論文”、摒棄“三認三不認”,顯然還需要持續發力: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加大論文質量、學科價值、同行評價等因素的權重,邁過“唯論文數量、唯論文署名”這個坎兒;從當前“重視論文發表”的局面轉換到“重視論文本身”上去;建立專業化、精細化的評價體系,改變“一刀切”的標準,讓每個研究者的貢獻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和體現……這些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 202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將于9月22-26日在京舉行(第二輪通知) 2021-03-06
- 202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將于明年9月22日在京舉行(第一輪通知) 2020-10-23
- 13名院士、上百名“長江”“杰青”,近5000人參加的這場全國盛會,究竟“高”在哪里? 2019-10-17
- 趙宇亮、譚蔚泓、張希3位院士和17位教授合著大綜述:用于癌癥治療的智能納米藥物 2018-12-10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聶廣軍研究員、趙宇亮研究員課題組在調控胰腺星狀細胞促進胰腺癌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18-09-06
- 記件評估正在坑害這一代科研人才 2017-11-17
- 山東大學國家膠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招聘高層次人才 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