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科技創新“未來獎”揭曉: 博世公司3毫米微傳感器奪冠
2008-12-08 來源:科技日報
德國總統克勒在12月3日的頒獎儀式上將今年“未來獎”授予了博世公司發明的微傳感器項目。每年由德國總統親自頒發的“未來獎”旨在獎勵技術、工程以及自然科學領域的創新成果。
今年被提名“未來獎”的項目共有4個,除博士公司發明的微傳感器項目外,還有肖特太陽能公司發明的高效太陽能轉化技術、漢諾威醫學院發明的新型人工心臟、以及森海塞爾公司開發的第一款數字無線麥克風系統,最終評委會決定將今年的“未來獎”授予博世公司發明的微傳感器項目。
由博世公司的杰利·馬克、米歇爾·奧芬貝格和弗朗茨·梅爾策3位博士組成的團隊發明了一種只有3毫米大小的運動傳感器,只有火柴頭大小的傳感器內分布的集成硅開關的觸點只有千分之三毫米。其工作原理也十分簡單,當電子元件測量到一種加速度運動,這種加速度傳遞到微小的開關觸點,然后做出相應的電子反應,啟動其他部件。例如傳感器測量到汽車要撞向大樹,就會自動啟動氣囊保護裝置。
另外還有許多其他應用,例如手機上裝有這種微傳感器,在開會時只要把手機面向下放在桌子上,手機就會自動啞鈴。這種微型敏感傳感器耗能很低,而且批量生產非產廉價,每個成本不到1歐元。
德國“未來獎”評委會在評選獲獎項目時有一個標準,即獲獎的項目不僅具有很高的技術創新含量,而且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蔚藍)
相關新聞
- 南方科技大學郭傳飛教授團隊 Matter:柔性傳感器界面再突破 - 超細微柱賦能強韌粘接與高靈敏感知 2025-07-01
- 西華師范大學劉琦課題組 CEJ:無引發劑太陽能光聚合制備高性能、寬環境適應性和可回收水凝膠傳感器 2025-06-26
- 澳門大學周冰樸團隊 ACS Nano:基于具軸向拉伸磁化傳感器的表面粘附仿生傳感 2025-06-24
- 2011年德國科技創新“未來獎”揭曉 2011-12-19
- 德國德累斯頓工大章奕欣教授課題組《Chem. Mater.》: 用肽-脂-多糖構建的模塊化雙親性自組裝水凝膠 2021-03-31
-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Andrij Pich教授團隊:pH/酶雙響應可降解生物雜化多糖微凝膠用于抗生素的遞送 2020-12-04
- 蘇州大學董彬教授與德國馬普智能所Metin Sitti教授合作《Nat. Commun.》:可在空氣中高速驅動的水凝膠致動器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