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問題的嚴重,可穿戴設備領域在康復醫療領域有著更多層次的需求,最為突出的就是舒適性和數據的精準性。目前的研究絕大多數集中在新的材料體系,追求更高的靈敏度等。然而在使用和加工的過程中,可穿戴設備的舒適性,和穿戴者互動的便利性等,往往被忽略,降低了病人和老年人的穿著體驗,也是可穿戴設備走向產業化的巨大障礙。因此,具有高靈敏度的,舒適的可穿戴設備的研發,需要從材料工藝,器件加工工藝,服裝人體工學,信號處理等各方面統一考慮和設計。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材料學院劉旭慶和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尹武良合作,從舒適的棉纖維出發,通過纖維分子的表面聚多巴胺的修飾,到紡織過程的優化,到最終傳感器的高度集成和信號分析,設計出一款全新可利用在老年人和康復醫療領域的可穿戴設備。
圖一:纖維表面分子工程到可穿戴設備的示意圖
他們在文章中指出,可穿戴設備需要從上游材料到最終市場的綜合考慮,包括材料設計,傳感器組裝,信號分析,理論基礎和最終系統性能,如靈敏度,穩定性,響應性,成本,舒適性和耐用性諸多角度設計。他們提出了一種“可穿戴設備系統設計”,其結合了基于材料表面納米技術的導電纖維制造,器件裝配工藝優化,信號采集和分析以及理論模擬。該研究包含了 材料科學,紡織技術,電磁學和電子工程的新的多學科交叉融合。他們提出的系統設計概念為實時健康監測中的可穿戴技術提供了一種新概念,使科學研究更貼近實際應用需求。
圖二: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 封面文章
文章也以封面形式發表在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Wiley. 第一作者是陳黎明,曼徹斯特大學博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為曼徹斯特大學材料學院劉旭慶博士和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尹武良博士。
論文鏈接:
- 華南師大張振 JCIS:以聚多巴胺包覆纖維素納米晶和MXene為光熱納米增強填料的液晶彈性體基光致軟致動器 2025-05-12
- 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 Adv. Mater.: 小膠質細胞膜包被的聚多巴胺納米遞送系統用于抑郁癥的治療 2025-01-27
- 江南大學王潮霞教授/滑鐵盧大學Yuning Li 教授 ACHM:溫度可視化太陽能面料 - 讓你在冬天保持舒適 2024-12-12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Sci. Adv.:廢棄花粉和棉纖維“變身”高性能、水加工和可持續的生物塑料 2025-04-07
- 西安工程大學孟家光、支超團隊 Addit. Manuf.:棉纖維3D打印織物在紡織和時尚產業的應用 2024-01-29
- 西安工程大學支超團隊 STOTEN:完全由廢棉制備的高效界面太陽能蒸發器 2023-08-19
- 華南農大胡傳雙教授、林秀儀副教授、徐江濤副教授 Adv. Sci.:雙網絡離子水凝膠實現可穿戴電子器件電磁屏蔽與自供電傳感一體化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