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特別聰明的學生,當年能第一個從縣城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又從河南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考到北京,再后來考入北大讀博士。無它,憑借的是一直以來從不間斷的執著與努力。”靳豪老師這樣評價自己。
做教師路上的追夢者
靳豪老師很健談,聽著他如數家珍地述說著每一位在他生命中留下深深印記的人,“敬人者,人恒敬之”這七個字浮現在筆者腦海。他感恩孕育他的家庭,他的父母始終教育他要做一個善良、謙虛和上進的人,大力支持他不斷求學;他感恩在求學路上遇到的眾多老師,賦予他學業上的指導與專業精神的引領。他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感謝他們為自己的生命增加的彈性和厚度。
對大師的“敬”讓他堅定教師職業道路。靳豪老師不是教育專業出身,畢業前,他對導師周其鳳院士說要去做中學教師,導師先是一愣,笑著說:“我的學生還沒有去中學做老師的,你是第一個,很好!”選擇做一名中學教師,既是他對自己有清晰認知后的選擇,也是他對兒時夢想的延續,更是他心中對教育、對大師的感恩與向往。起初,他并不清楚如何做一名教師,但他立志“把對學生的愛藏在分子間,用一生的力氣去探尋科學、研究和教育的交點”。多年求學過程中,他遇到的眾多老師,無論是寫論文,還是做PPT,要求都極其嚴格,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字符都不允許出錯。這樣的訓練使他養成了一絲不茍的嚴謹學風。他特別崇拜那些真正的大師,大師們的教育理想與實踐、專業奮斗與忘我精神深深影響著他。他很激動地談到化學家王葆仁先生:“先生講課聲音非常清楚,語速很慢,邏輯性強,沒有一句廢話,整理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先生的字非常工整、有條理,他在寫板書時,會留下一兩行空白的地方,講十分鐘就添上一點,到下課的時候你就發現空白處都填滿了,原來他都是有設計的。”他的導師周其鳳先生也說過:“讓我們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學問上相互欣賞。”這也成了多年來他牢記心中的一句教導。
對同伴的“敬”讓他堅定教學改進道路。進入北京四中后,他特別注重與同事的交流,于細微處觀察、思考。他認真聆聽同行的課,總結出好課的特點。他不僅主動學習前輩的優點,也虛心接受他們的批評,得到了許多教學基本功的點撥。前輩們告訴他,“想清楚問題是有效提問的前提”,促使他從一個個瑣碎的問題,逐漸變為圍繞一個邏輯鏈的大問題設計。同伴的支持與指導,加之個人的勤奮與努力,靳老師散發出獨具個人特色的魅力。
對學術的“敬”讓他堅定教育研究道路。同事評價他的課有一種研究的味道,這恐怕得益于他多年的科研經歷。他希望做學術、做研究留下的烙印,能通過教學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魅力,這也是他一直以來不懈的教育追求。
堅持化學教學生活化
從做教師的第一天起,他就把每一次備課當成研究去看待。他認真研讀教材,堅持原創制作堪稱完美的PPT,為了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理解化學,他甚至連微觀粒子都會出到動態、逼真的效果。他對學生的培養從來不是簡單意義的知識傳授,而是遵循一套思維體系(見圖1)。這鑄就了他的迅速成長與卓越,讓他的學生擁有了高水平的學科起點,輕易就見識了嚴謹的求學態度,習得了高階思維的品質與方法。
圖1 靳豪老師教學設計遵循的思維體系圖
堅持化學的生活性。有學生戲稱他為“人民化學家”,學生說:“靳豪老師深入生活,用隨手可得的器材開始一段神乎其神的化學表演,以日常生活的平常心面對暴沸等一系列失誤操作。”靳豪老師的專業是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然而中學化學有關高分子的課卻很少有老師涉足。于是,他開始反復思考,如何將高分子知識以生活化的形態展現給學生?一天,班里一個小姑娘拿出一瓶眼藥水,靳老師敏銳地發現上面寫著聚乙烯醇滴眼液,抽出說明書,發現其中包含了太多高分子的知識。這種物質可以用作眼藥水、還能紡織成化學纖維做衣服,前者要求它在水中能夠很好地溶解,后者卻恰恰相反,同種組成的物質在不同使用場合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性質,唯有化學結構的差異性可以解釋這一點,這不就是活生生的化學定律“結構決定性質”嗎?靈感來了,靳老師開始跑藥店去買眼藥水、一遍遍地做實驗。課堂上學生聽說要來討論他們使用的滴眼液是如何做出來的,一個個好奇心十足,當靳老師像變魔術一樣從透明的眼藥水中變出來一團棉花時,學生更加吃驚了。
這樣設計的背后是物質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知識體系也得到了自然的生成和呈現。回歸化學研究的一般思路,從性質和用途出發,逐步過渡到物質微觀的組成與結構設計,學生很好地理解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物質世界客觀規律之間的關系。后來,這節課在全國進行展示,研究過程發表在了國家核心期刊《化學教育》上。這節課的成功是對他學術品質的佐證,也是對他學術追求的獎勵。
2016 年年底,他參與了北師大“高端備課”項目,主題是“純堿工業”。侯德榜所創立的“侯氏制堿法”是近代世界化工史上一個偉大的發明。然而多數學生,包括一些教師在內,對于侯氏制堿法的理解都存在著一些偏差,于是,他便以此為切入口,展開深度備課。他按照博士論文開題時導師的要求,查閱了期刊網上與“侯氏制堿法”和“聯合制堿法”這兩個關鍵詞相匹配的所有文章,就連上下班路上也在閱讀和思考。除了對知識本身進行系統設計、幫助學生架構思維鏈條外,他最令人贊嘆的是將學術品質像種子一樣種在了學生心中。侯德榜先生的真實故事被他自然地融入了課堂。北京師范大學王磊教授如此評價這節課:“有人的化學、有人的化學教育、有情懷的化學教師將創造化學課堂的奇跡。”
靳豪老師對自己專業的熱愛讓人感動,他總是希望將學科與生活緊密聯系。他通過化學教育為學生提供了成長中需要的知識、習慣、思維與方法,是一種更高層面的學以致用。
嚴格要求學生的日常行為
“昔靳豪面對2016 屆十班三年,刑自做一周值日起,罰自停一學期晚自習始。自云三年來只嘗表揚一人,其余時候終日無好臉色相向。送走該屆十班則迎九班,起初向眾人展其牛哄哄狀,然一兩月而后,則述其心軟,保證不罵眾人,然課上亦須時時以裝傲嬌。九班人看出之,皆謂曰靳寶寶。”這是他曾經帶過的一個學生對他形象的總結。
從2011 年入職以來,靳豪老師連續8年擔任班主任,從無間斷。他有一套特有的班級管理方法,這與他多年的學術生涯息息相關。他對學生的要求極嚴極高,他會讓學生每天比學校規定的入校時間早5 分鐘進班;他很關注細節,如書包應該怎么放,黑板擦成什么樣,冬天脫下來的外套應該疊成什么樣、放在什么位置等,不能打絲毫折扣。在帶班之初,學生會覺得這樣的要求有點苛刻、難以理解,但他非常堅持,絕不妥協。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細節控是多么有價值。學生們在這樣嚴格的要求下,不僅班級各項評比從來都是年級第一,而且反映在學習上,會更加嚴謹與高效。他帶的班級往往從高二開始就可以實現自我管理,即使他外出學習,班級秩序也絲毫不會受到影響。這就是他在養成教育方面的特點,于細微處見功效。
他的學生曾這樣評價他:“他對我們的要求十分嚴格,但卻不會令人厭惡。或許讓人心甘情愿的努力學習一門學科,就是一種好老師的標準吧。”表面上看,他是一個嚴厲的老師,無論是學業品質還是習慣養成上,他都是一如既往地高標準、嚴要求,但讓學生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才是真正愛他們。
堅持“上好每一節課”是靳豪心中最高的職業目標。他對每一名學生的嚴格要求、認真負責、長期陪伴,讓他最終收獲了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很多學生最終選擇做學術研究,尤其是化學研究,那是對他最好的肯定與褒獎,正所謂“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來源:《中國教師》2019/12(總第319期),張佳佳,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
- 東華大學郭睿教授/史向陽教授課題組 Acta Biomater.:仿生納米平臺介導的缺氧-腺苷軸破壞和PD-L1敲除用于增強MRI引導的化學動力學/免疫治療 2025-06-27
- 南開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2026年入學推免碩士、直博生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生物學、紡織與纖維、計算模擬、電子信息... 2025-06-13
- 杭師大朱雨田/劉增賀團隊 Angew:化學增值回收熱塑性廢料至熱固性材料 2025-06-11
- 天津大學葉龍教授 Macromolecules:表征自支撐高分子光電薄膜力學性能的新方法 2025-06-30
- 第四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30
- 天大/國科大黃輝團隊 Angew:硼酸酯直接轉金屬途徑實現高效Suzuki?Miyaura聚合新范式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