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鏈可聚集為各種各樣的聚集態結構,除了熱力學控制的平衡態結構外,存在動力學控制的非平衡亞穩態或中間態結構。中間態結構在水凝膠等多組分軟物質體系中更為常見,中間態結構的多樣化也為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提供了更多可能。但與熱力學平衡態結構相比,非平衡的中間態結構較難定制和調控,難以與材料的性質和功能直接關聯,在材料制備中不易被應用。
最近,浙江大學潘鵬舉和趙騫等合作,利用結晶性溫敏水凝膠可逆相變過程中所形成的非平衡中間態結構,首次實現了水凝膠材料可外力編程的可逆變形,展示了非平衡中間態結構在功能性水凝膠材料制備中的應用。
該工作通過N-異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丙烯酸十八酯(SA)與交聯劑N,N’-二甲基雙丙烯酰胺(MBA)反應,制備了結晶性的化學交聯P(NIPAM-co-SA)水凝膠(圖1)。PNIPAM鏈的存在使凝膠具有溫敏性;SA長烷基鏈可結晶,在水凝膠中形成結晶性疏水微區,提高凝膠的交聯程度和力學性能。
圖1 水凝膠的制備
所制備水凝膠呈現可編程的可逆變形行為。施加外力并將凝膠置于高溫(如45 ℃)中固定特定形狀后,將其放入低溫(如15 ℃)中約2 h可實現形狀的回復(微觀結構未達到平衡態,為中間態結構)。當再將其置于高溫中,凝膠可在無外力條件下自發變形至先前固定的形狀,該可逆變形可往返10次以上(圖2a)。凝膠的可逆變形具有高度的可編程性。此外,凝膠的變形形狀如果在低溫中浸泡足夠長時間(如30 h),達到平衡態結構后,初始形狀信息將被消除,進而可實現形狀的重塑(圖2b)。
圖2 水凝膠可編程的可逆變形行為
基于同步輻射WAXS和SAXS分析了凝膠在變形過程中的微觀結構變化,證明了非平衡中間態結構在材料變形中的獨特作用和作用機理(圖3)。當施加外力將凝膠在高溫下固定形狀后,SA結晶(或疏水)微區和PNIPAM鏈發生取向,同時PNIPAM鏈發生溫度誘導的構象轉變,凝膠發生相變。當將凝膠放回低溫中回復一段時間后(如2 h),雖然宏觀上形狀已基本回復,但微觀上體系仍處于非平衡的中間態結構,表現為PNIPAM鏈構象未完全回復,且SA結晶(或疏水)微區及其鄰近的PNIPAM鏈仍存在一定取向。當將此狀態的凝膠再次升高溫度時,中間態結構會誘導PNIPAM鏈產生定向的構象變化,使凝膠產生可逆變形。而當將凝膠放回低溫中回復足夠長時間后(如30 h),中間態結構消失,體系達到平衡態,進而實現形狀的重塑。
圖3. 水凝膠可編程可逆變形的機理
上述成果以“Programmable Reversible Shape Transformation of Hydrogels Based on Transient Structural Anisotropy”為題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Adv. Mater. 2020, 2001693),論文第一作者為碩士生劉康康和博士生張玥,通訊作者為潘鵬舉教授和趙騫副教授,該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學謝濤教授和吳子良研究員的幫助,以及上海光源BL16B1線站的機時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1693
- 浙江大學團隊 Adv. Sci.:可控自調節HIF-1α穩定劑釋放的溫敏水凝膠用于心肌梗死治療 2024-10-06
- 浙工大潘梅蘭教授團隊 Mater. Horiz.:一種新型手性分離方法 - 仿生溫敏凝膠膜 2024-09-27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柳柯教授、清華大學尹斕教授 ACS Nano:中耳遞送載藥水凝膠 - 一針治愈噪聲性聾 2024-02-14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南京大學王煒/曹毅/蔣青/薛斌《Nat. Commun.》:用于干細胞輔助骨再生的具可編程時空力學信號水凝膠 2025-04-20
- 中科大鄒綱/張紅莉、蘇州實驗室陳忻 Nat. Commun.: 結合可編程結構色與可切換圓偏振發光的動態多模態信息加密 2025-03-12
- 浙江大學趙騫教授團隊《ACS AMI》:基于網絡各向異性編程實現離子強度響應水凝膠可擦寫可逆變形 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