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響應型膜材料在智能膜材料領域擁有重要地位,靈活可調節的分離和滲透性能是其最受研究人員關注的兩個方向,擁有這些性能的刺激響應膜材料被廣泛的應用在了能源、化工、環境和生物醫用等多個領域。然而,現有刺激響應膜大多存在刺激響應種類單一、響應性不夠突出等問題,其制備方式也復雜不穩定。
在溫度響應膜材料領域,直接接觸式加熱引發的膜材料響應速度慢且局限性高。針對此需求,結合課題組長期研究的聚醚砜膜材料,他們通過VIPS法將制備得到的四氧化三鐵/離子液體微粒填充到聚醚砜膜表面和孔道表面,膜對近紅外/陰離子表現出明顯的刺激響應性,并且由于離子液體的陰離子交換性表現出了可調節的抗污性能。相關論文近日被《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響因子10.733)接受,題為《Vapor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towards anion-/near-infrared-responsive pore channels for switchable anti-fouling membranes》。課題組趙長生教授和張翔副研究員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魏然為本文第一作者。
為了制備該膜材料,他們將具有溫敏性的季膦鹽離子液體聚合到四氧化三鐵納米粒子表面。隨后通過VIPS(水蒸氣誘導相分離)法制備得到有蜂窩狀孔的聚醚砜膜,這一制備方法使納米粒子遷移到膜孔道和表面,因此納米粒子粒徑的改變可以改變膜通量,從而引發膜滲透和分離性能的改變。
在陰離子敏感實驗中,該納米粒子親水性(粒徑)由不同對應陰離子(CAs)決定,膜親水性和膜孔大小因此改變,膜通量展現出了明顯的陰離子敏感性。
在近紅外敏感實驗中,打開近紅外光照,納米粒子粒徑變小,膜通量增加,膜對不同大小聚乙二醇分子的分離結果也發生了改變。這說明此膜材料有應用于分離領域的潛力。
此外,在防蛋白污染實驗中,該膜材料展現出了可調節的抗污性能,交換不同的對應陰離子可改變該膜表面對蛋白的吸附能力,因而可以利用該性質構建具有自清潔功能的抗污表面。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9/D0TA02154G
- 兩位膜材料領域專家到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交流 2014-03-25
- 華工郭建華、蔣興華團隊 CEJ:具有優異吸波性能和紅外/微波刺激響應形狀記憶功能的自修復型FCIP/RGO/PUU柔性復合材料 2025-04-20
- 中科院化學所陳傳峰、李猛團隊 Angew:基于刺激響應聚合物制備的手性共組裝體用于放大全色圓偏振發光 2024-10-16
- 蔡仲雨教授團隊《Prog. Mater. Sci.》綜述: 基于蛋白質/肽的刺激響應型水凝膠及其傳感應用 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