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塑料產生的“白色污染”是當今人類面臨的最為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可降解的綠色功能材料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科學研究的前沿和重點。由內酯單體開環聚合制備的脂肪族聚酯材料(例如聚乳酸PLA、聚己內酯PCL、聚羥基脂肪酸PHA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且物理機械性能等可與石油基塑料相媲美,因此成為理想的替代材料。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滿足綠色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廢棄聚酯材料的再利用問題也得到了廣泛關注。聚酯塑料作為可降解材料,雖然可以自然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但通常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且耗時較長。通過高效催化解聚技術使廢棄聚酯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品,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可降解材料循環利用,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應用前景。
圖1 Zn(HMDS)2 催化環酯開環聚合以及聚酯可控解聚
近日,青島能源所王慶剛研究員帶領的催化聚合與工程研究組成功發展了一種應用于內酯可控聚合和聚酯高效解聚的催化體系(如圖1所示)。催化劑采用無毒且生物相容性好金屬鋅試劑,使得聚酯生產過程及產品更加綠色環保。在醇類引發劑的參與下,該催化聚合體系對包括丙交酯、己內酯、戊內酯等各種不同結構的內酯單體均表現出優異的催化聚合活性,獲得結構及性能各異的聚酯材料。非常有趣的是,在研究聚酯材料的微觀結構過程中,發現了部分“鏈轉移”的聚酯產物,表明該催化劑同樣具有催化解聚的功能。通過改變反應條件,利用該催化劑在溫和條件下即可實現聚酯材料的高效解聚,獲得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從而實現廢棄聚合物的循環利用。該成果使用同一催化劑既能實現可控聚合獲得聚酯材料,也可以通過高效解聚實現廢棄聚酯材料到小分子化合物,從而實現真正的綠色循環過程,更好契合了可持續發展原則。
該部分研究成果已經申請國際PCT專利和中國發明專利,并近期以“Zn(HMDS)2 as a versatile transesterification catalyst for polyesters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towards a circular materials economy approach (DOI: 10.1021/acssuschemeng.0c07595)” 為題發表在化學領域重要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博士研究生楊茹琳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徐廣強副研究員與王慶剛研究員為該論文通訊作者。該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人才工程基金、青島能源所“一三五”重點培育和兩所融合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suschemeng.0c07595
- 蔡秋泉課題組 Adv. Mater.:廢舊芳香族聚酯升級回收新策略及在100L反應釜內成功應用 2025-06-08
- 巴斯克大學Alejando Müller/北師大朱曉夏、王考進 Biomacromolecules:可降解共聚酯(聚(己內酯-co-十五內酯))的共結晶行為 2025-05-21
- 青科大王慶富、孫靖江團隊 Macromolecules:水相Passerini三組分分散聚合反應制備聚酯微球 2025-05-20
- 北京大學朱戎課題組 Nat. Commun.: 類累三烯催化可控聚合進展 2025-03-14
- 浙江大學劉昭明研究員 ACS Nano:基于無機離子寡聚體的可控聚合精準構建納米結構 2025-02-17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ACS Cent. Sci.》:新型陽離子催化策略實現N-羧基環內酸酐(NCA)的快速可控聚合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