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盡管水凝膠被廣泛用于柔性生物電子領域。但是,隨著柔性生物電子的快速發展,當前大部分水凝膠生物電子缺乏多功能性來滿足復雜的應用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生物電子設備需要外部輔助固定,容易造成與人體組織接觸不穩定,導致信號失真的問題。因此,提高水凝膠與人體組織的粘附性,避免使用外部輔助固定,有利于生理信號的穩定檢測。但是,制備具有多功能的粘附水凝膠生物電子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受天然酶催化反應和貽貝粘附化學啟發,西南交通大學魯雄教授和謝超鳴副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可用于制備多功能粘附水凝膠生物電子的仿貽貝納米酶(TA-Ag)。該仿貽貝納米酶由天然多酚單寧酸(TA)螯合銀納米顆粒(Ag NPs)構成,同時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和類似于貽貝的粘附性。首先,利用其高效穩定的過氧化物酶活性,仿貽貝納米酶可在無外界刺激下,如UV光照和熱引發,催化水水凝膠自成型。其次,仿貽貝納米酶通過其過氧化物酶活性產生的ROS,結合Ag本身的抗菌性,為水凝膠提供了催化抗菌性能。最后,基于TA與Ag NPs之間的電子轉移,仿貽貝納米酶提供了大量多酚基團給水凝膠,加強了其組織粘附性、機械性和導電性,使水凝膠可在無外部輔助固定下穩定檢測人體生理信號。
圖1. 仿貽貝納米酶(TA-Ag)催化機理。(a)仿貽貝納米酶通過其表面的電子轉移維持酚-醌氧化還原平衡。(b)仿貽貝納米酶催化水凝膠自成型。(c)仿貽貝納米酶賦予水凝膠催化抗菌性能。(d)仿貽貝納米酶賦予了水凝膠良好的機械性能、粘附性和導電性,可用于粘附人體皮膚檢測生理信號。
該工作以Mussel-inspired nanozyme catalyzed conductive and self-setting hydrogel for adhesive and antibacterial bioelectronics為題目發表于《Bioactive Materials》。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西南交通大學材料學院在讀博士賈占榮和在讀碩士呂炫漢。魯雄教授和謝超鳴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52199X21000451
- 西南交大魯雄/謝超鳴、蘇大李斌/林俊 Nat. Commun.:多酚介導粘附-潤滑水凝膠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周期治療 2025-03-27
- 華南理工大學宋文婧/任力團隊 AHM:一種通過調控交聯網絡形成順序用于顯著提升粘合劑長效濕粘附性能的策略 2025-03-26
- NTU夏焜/清華大學高華健/浙江大學王冠楠 Sci. Adv.:流變學范式揭示長期粘附耐久性的內在機理 2025-03-19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 AFM:維生素C二次摻雜導電聚合物 2025-05-07
- 華南師大張振 Small:纖維素納米晶穩定液態金屬Pickering乳液用作光熱、導電直寫墨水 2025-04-25
- 陜西科技大學楊洋、哥廷根大學張凱 ACS Nano:“強弱協同作用”構筑高性能水凝膠電解質 2025-04-17
- 福州大學林子俺研究員團隊 AFM:一種具有自氧化特性的鄰位二羥基廣譜抗菌共價有機框架水凝膠用于促進糖尿病傷口愈合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