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牛課題組以彈性體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研究為基礎,通過與摩擦學、生命科學、光電子以及電磁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開展功能彈性體及其復合材料的前沿基礎、技術集成和工程應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彈性體材料設計與結構性能關系、復雜彈性體結構件的數字孿生設計、耐磨彈性體及摩擦磨損行為、生物醫用彈性體、柔性光電與傳感器件、電磁防護彈性體復合材料等方向。(課題組網站:xnyang.ciac.jl.cn)
因科研工作需要,課題組擬向海內外誠聘研究員、特別研究助理若干名。
一. 招聘方向
生物醫用彈性體、聚氨酯材料、纖維復合材料、柔性傳感、高分子凝聚態物理等相關專業背景方面的博士;優秀海外留學博士/博士后,具有超前的思想,可獨立開展新的方向(具體面議)。
二. 招聘崗位
1. 研究員
(1)具有博士學位;
(2)具有取得博士學位后在海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高校或大型企業研發機構連續不少于3 年(含)的科研工作經歷,或具有擔任副教授或相當崗位的任職經歷。
(3)在研究領域做出過具有突出創新思想的研究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認可和高度評價;
2. 特別研究助理
(1)年齡35周歲以下(含),博士研究生畢業并獲得博士學位;
(2)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相關領域著名期刊發表過高水平論文;
(3)能獨立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指導研究生,配合完成項目申報。
三. 薪資待遇
1. 研究員:崗位績效工資制,課題組鼓勵支持研究員申報國家級人才計劃或中科院人才計劃A類和B類。科研啟動經費、科研用房、工資、安家費等按長春應化所相關規定執行或面議。
2. 特別研究助理:
(1)實行協議薪酬制:21-29萬起/年+績效獎勵+五險一金;
(2)符合相應條件者,可申請“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資助項目”,入選后將獲得80萬元經費資助;業績突出者,將積極組織推薦申報中國科學院高層次人才計劃;
(3)參照所事業編人員管理,參加職務晉升、崗位聘任,推薦申報各類項目、人才計劃;
(4)終期考核優異或聘期內晉升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直接納入事業編管理。
四. 福利待遇
五險一金、住房補貼、公派留學、寒暑兩假(帶薪)、專業培訓、入托補助、子女入學、年度體檢、采暖補助、工會福利等。
五. 應聘方式
將個人簡歷(包括學歷、工作經歷、已發表論文、其他必要證明材料、聯系方式等)發送到hongyinglv@ciac.ac.cn.
聯系人:呂紅英
手機:15164371863
通訊地址:長春市人民大街5625號。
研究所簡介: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簡稱“長春應化所”)是一個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高技術創新研究和產業化于一體,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和影響的綜合性化學研究所,是我國化學界重要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建所70余年來,長春應化所創造了百余項“全國第一”。榮獲國家獎60余項,院省(部)級獎400余項;國內和國際專利授權1900多項,專利申請、授權數和論文被SCI收錄引用數持續位居全國科研機構前5位;培育了中科院系統第一家境內上市公司;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2個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2個中科院重點實驗室、1個中科院工程化研發平臺。據科睿唯安基本科學指標數據顯示,長春應化所“化學”和“材料科學”學科均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
楊小牛研究員簡介:楊小牛研究員現任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所長、兼任中國化學會副秘書長、應用化學學科委員會主任。2009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1年獲“吉林青年五四獎章”、獲第六屆中國化學會-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識創新獎,2012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2013年獲首批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年獲吉林省科技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5年入選吉林省創新拔尖人才(第一層次),2016年獲吉林省青年科技獎-創新團隊獎(團隊負責人),2019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在 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和 Macromolecules 等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100余篇,被他人正面引用4000余次,申請中國發明專利85件,獲權44件,申請國際發明專利1件。
- 西北大學魏洪秋副教授、于游教授團隊 AFM:面向可定制化智能軟設備的多功能、可打印聚氨酯材料 2025-04-15
- 蘭州化物所王齊華研究員團隊 Nat.Commun.:一種兼具形狀記憶輔助自修復和簇聚發光特性的高強韌聚氨酯材料 2023-08-10
- 四川大學蔡緒福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光控可愈合、高強高韌交聯聚氨酯材料 2022-09-30
- 北林蒲俊文教授、多大顏寧教授 Nano-Micro Lett.:集成多波段電磁干擾屏蔽和儲能功能的新型纖維素纖維復合材料 2025-02-24
- 川大王玉忠院士團隊 Macromolecules 觀點文章:探索可循環阻燃環氧樹脂及其纖維復合材料之路 2024-10-08
- 北化賈曉龍教授、楊小平教授團隊 Compos. Part B:上漿劑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型過程中的跨尺度演變及作用機制新發現 2024-09-19
- 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教授 AFM:皮膚角質層啟發的本征保濕抗凍兩性離子水凝膠用于智能柔性傳感器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