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師簡介
何本釗,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青年英才高層次引進人才。2017年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期間于香港科技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師從唐本忠院士(AIE的開創者與引領者)。主要從事聚合方法學的開發及應用探索;發光材料(尤其是聚集誘導發光和化學發光)的設計、制備和應用相關研究。迄今為止已在J. Am. Chem. Soc.、Prog. Polym. Sci.、Adv. Mater.、Adv. Sci.、J. Mater. Chem. A 、Macromolecules、Polym. Chem.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共37篇,論文總被引次數1400余次,H因子18。已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6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深圳市科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
劉亞軍,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現任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先進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化學系主任。主要從事在光化學、光物理和光生物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激發態的電子結構和動力學的理論和計算模擬研究。劉亞軍小組是國際上最早開展生物發光理論研究的研究組之一。利用多尺度模擬的方法對多種生物發光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新的生物發光微觀機制。目前已同國際多個理論和實驗研究組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在J. Am. Chem. Soc.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20多篇,多次應邀為相關領域期刊和叢書撰寫綜述。
崔孟超,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現任放射性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診療分子探針與轉化醫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阿爾茲海默病及前列腺腫瘤診斷放射性藥物的基礎研究與應用轉化,報道了多種具有臨床應用潛力的顯像劑,其中8個通過多家醫院倫理審查,已完成人體顯像800多例。崔孟超博士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J. Am. Chem. Soc.、J. Med. Chem.、Anal. Chem.、Eur. J. Med. Chem.、Mol. Pharm.等期刊發表SCI論文70余篇,被引1800余次。以第一發明人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授權11項及國際發明專利2項。主持重大新藥創制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項目、“核技術創新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青年及面上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科研項目。2012年獲評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2014年獲肖倫青年科技獎。
研究方向:
1. 聚集誘導發光和化學發光材料的設計與開發
2. 分子探針開發及生物應用
3. 高分子合成
二、應聘條件(要求)
1. 具有高分子、有機合成、發光材料、生物研究背景(滿足其一即可)。
2. 已獲得化學、材料、生物相關專業博士學位或接近完成博士學位。
3. 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
4. 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小類I區學術論文者優先。
5. 有科研熱情,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嚴謹科學態度。
三、具體待遇
1. 兩年予 60 萬(稅前)生活補貼;
2. 在站期間,珠海校區提供每人5萬元科研啟動費;
3. 取得優異成績者,經學校批準,出站后可優先考慮留院工作;
4. 在站期間可按規定申請博士后公寓;
5. 按照國家規定購買五險一金。
更多詳情可參見北京師范大學2020年博士后研究人員招聘公告。
四、應聘方式:
應聘者將個人簡歷、代表性研究成果電子文檔發給聯系人,且此招聘長期有效。
聯系人:何本釗
郵箱:hebenzhao@bnu.edu.cn或hebenzhao@126.com
手機:13680340262
- 化學所劉國明研究員 PRL:高分子界面結晶新機制 - 介紹及一作解讀 2025-07-08
- 南科大楊燦輝團隊 Nat. Commun.:提出低遲滯強粘接高分子軟材料力學設計原理 2025-07-05
- 南京大學胡晶磊、胡文兵 PNAS:高分子與細胞膜相互作用的新規律 2025-07-05
- 深圳大學招聘有機合成/高分子合成預聘-長聘助理教授(長期有效) 2025-06-04
- 深大田雷課題組誠招博士生及博士后 - 高分子合成、有機合成、固態電池、電化學、理論計算、AI (長期有效) 2025-05-23
- 華南理工大學分子聚集發光研究團隊誠聘師資博士后 - 合作導師:秦安軍、趙祖金、胡蓉蓉、王志明、馮光雪、宋波 2025-05-21
- 澳大張宣軍、黃冠豪團隊/南科大吳長鋒團隊 Nat. Commun.: 圓偏振發光材料制備新策略 - 細菌發酵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