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受損后能夠再生的材料一直備受青睞。例如,具有抗地震、抗老化、抗氣候和抗海水作用的自愈混凝土,從古羅馬時代就已為人所知。自愈合能力可以顯著增強材料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提高環境可持續性。導電聚合物自問世以來,人們對于其類型、導電及改性機理、合成與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多方面探索。時至今日,導電聚合物材料,如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聚吡咯(PPy),聚苯胺(PANI)等,由于其獨特性能,不僅在導電材料領域,在生物電子、能源、人造皮膚與傳感器、光電子器件等領域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隨著導電聚合物基自愈合材料的快速發展,大大延長了導電聚合物基器件的穩定性和服役壽命。
近日,南京郵電大學李楊教授與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Fabio Cicoira教授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了關于導電聚合物基自愈合材料的最新進展的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導電聚合物基自愈合材料的應用(圖1)和自愈合機理(圖2),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方向。該綜述為導電聚合物基自愈合材料的研究與應用提供了依據與參考。
綜述按照聚 3,4-乙烯二氧噻吩 (PEDOT)、聚吡咯 (PPy)、聚苯胺 (PANI)及其他共軛高分子材料,重點介紹了其本征材料及復合物的自愈合性能,同時按照導電聚合物的不同材料形態(薄膜和凝膠),歸納了自愈合類型和機理,總結了材料的組成成分,導電性,自愈合類型,愈合效率以及應用,并對在4~5年導電聚合物基自愈合材料領域內發表的文章進行了歸納總結。
圖1自愈合導電聚合物及應用
圖2 導電聚合物基材料的自愈合機理
文章第一作者是南京郵電大學李楊教授。通訊作者是李楊教授和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Fabio Cicoira教授。近年來李楊教授與Fabio Cicoira教授團隊一直致力于自愈合導電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團隊于2017年首次發現PEDOT:PSS膜具有水刺激的電學自愈合能力(Adv. Mater., 2017, 29, 1703098),研究了改性條件及摻雜劑對PEDOT自愈合性能的影響(Macromol. Biosci., 2020, 20, 2000146),并開發出可至少100次自主快速愈合(愈合時間小于1 s),且具有極高的愈合效率(接近100%)的PEDOT:PSS材料(Adv. Funct. Mater., 2020, 30, 2002853)。另外,該團隊與近期開發出應可用于人體電信號監測的可自愈合的PEDOT:PSS基水凝膠材料(https://doi.org/10.1016/j.actbio.2021.07.069)。
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08932
作者簡介
李楊教授為南京郵電大學高層次(第四層次)引進人才,于2021年加入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柔性電子(未來技術)學院,致力于以導電聚合物為基礎的,以可穿戴生物電子為基礎的,用于傳感、醫療和能源的研究。累計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Small、Adv. Electron. Mater.、Flex. Print. Electron.等電子、材料領域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 AFM:維生素C二次摻雜導電聚合物 2025-05-07
- 塑料添加劑顯著提升導電聚合物熱電性能 - 福建物構所林悅團隊與國防科大陳晨、程海峰團隊在《Adv. Mater.》發表突破性研究 2025-01-25
- 暨南大學劉明賢教授團隊 Nano Energy : 導電聚合物改性的甲殼素納米晶用于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5-01-17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北航岳永海教授、郭林教授團隊 Chem. Soc. Rev.: 超硬共價鍵材料的自愈合行為 2025-03-26
- 復旦大學彭娟團隊三發 Macromolecules:基于共軛高分子凝聚態結構調控的最新進展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