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化丁腈橡膠(HNBR)是一種綜合性能極為出色的特種橡膠。目前市面上的HNBR都是由丁腈橡膠(NBR)使用溶液加氫法生產得到的,與乳液加氫法相比,溶液加氫法存在生產工藝繁瑣,有機溶劑參與反應影響環境等缺點。而現有的乳液加氫制備HNBR的方法又存在催化劑添加量過大,反應時間過長和反應過程中形成凝膠等問題。王輝教授團隊針對以上問題改進了乳液催化加氫制備HNBR的方法。該工藝采用新型催化劑——catMETium® RF 4,在催化劑加入量很低(catMETium® RF 4/NBR=0.02%)的條件下,5小時內即可得到高飽和的HNBR,并且具有良好穩定性。同時對該氫化反應進行動力學分析,使我們對NBR乳液加氫反應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圖1. NBR與鏈內雙鍵的氫化示意圖
通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和核磁共振氫譜(1H NMR)對NBR和制得HNBR的微觀結構進行了表征。在3200到500 cm?1紅外光譜范圍內,2236 cm?1峰對應腈基(C≡N),970 cm?1峰是1,4-反式雙鍵的特征峰,917 cm?1峰對應于1,2-乙烯基。在氫化過程中,970 cm-1和917 cm-1吸收峰逐漸消失。同時,FT-IR光譜在723 cm-1處出現了一個新的特征吸收峰,這可以歸因于加氫后飽和結構(CH2)n(n>4)的搖擺振動。1H NMR和FT-IR結論一致,同時結果表明,利用catMETium® RF 4催化劑對NBR膠乳直接加氫,可獲得HNBR膠乳,且5小時加氫度大于95%。
圖2 NBR和HNBR紅外光譜(FT-IR)和核磁共振氫譜(1H NMR)
通過對FT-IR圖譜的進一步分析,發現1,2-乙烯基(917 cm?1)在加氫度50%-75%之間消失,表明1,2-乙烯基率先氫化完成。通過對該反應的雙鍵轉化曲線進行分析,發現在區域Ⅰ和Ⅱ中,曲線基本符合一階線性模型,但是斜率有所不同。區域Ⅰ內由于NBR分子鏈在膠束顆粒中呈現自由纏繞狀態,催化劑的活性中心與乙烯基單元中的碳碳雙鍵接觸概率比1,4-反式雙鍵更大,所以1,2-乙烯基比1,4-反式雙鍵氫化更快;而區域Ⅱ內1,2-乙烯基已經基本氫化完成,故斜率減小。隨著轉化率的繼續增加,在區域Ⅲ內,催化劑活性中心與未轉化雙鍵之間的接觸概率越來越低。同時,高溫運行也會導致部分催化劑失活,導致該區域的動力學數據偏離一階線性模型。
圖3. 丁腈橡膠加氫的雙鍵轉化曲線
他們推導了氫化過程中的雙鍵轉化公式,已經可以對各種反應條件下的1,4-反式雙鍵和1,2-乙烯基的氫化反應常數進行分別計算。另外,該工作還研究了加氫溫度、乳液濃度等條件對加氫度的影響。
該項工作為乳液加氫和反應動力學領域提供了新思路,論文以“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Nitrile Butadiene Rubber Latex Using Catmetium®RF 4 Catalyst”為題發表在催化領域國際知名期刊Catalysis Today (IF=6.766)。青島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佟偉超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王輝教授為通訊作者。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作者陳函楚是青島科技大學的本科生,對本工作實驗優化做出了很大貢獻。該工作得到了山東京博集團、山東省“泰山學者”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支持。
王輝教授課題組科研項目經費充足,薪酬待遇優厚,現誠招高分子材料、乳液聚合、有機金屬催化等專業背景的科研助理、博士后和教師,有意者請將個人簡歷發至郵箱hwang@q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