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種嗜油菌株,如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它們可以利用疏水性底物作為唯一碳源進行生長、代謝和繁殖。近年來,隨著合成生物學的發(fā)展,解脂耶氏酵母已被廣泛用于降解含油食物垃圾、處理石油污染的土壤、發(fā)酵生產(chǎn)高價值的化學品。微生物包埋技術(shù)可為它們提供物理保護,從而提高其穩(wěn)定性、重復利用性,以及增加它們在生物反應器中的密度。然而,當前包埋微生物的材料均為親水性材料,無法發(fā)揮解酯耶氏酵母的獨特性質(zhì)。同時,在混菌發(fā)酵體系中,利用親水材料包埋解酯耶氏酵母難以避免與其他菌株進行底物競爭。
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生物化工系張雷教授與制藥工程系肖文海副教授合作,首次開發(fā)了生物相容性疏水有機膠材料用于高效包埋解酯耶氏酵母。利用疏水性的包埋材料可將解酯耶氏酵母停留在油相中利用油性碳源,避免與水相中的微生物競爭,可以實現(xiàn)碳源利用正交化,為合成生物學中新型混菌體系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平臺。此外,作者利用有機膠材料包埋酵母,在不添加任何保護劑的條件下實現(xiàn)了酵母的長期超低溫凍存。該工作以“Development of Organogels for Live Yarrowia lipolytica Encapsulation”為題發(fā)表于國際知名學術(shù)刊物《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此研究受到解酯耶氏酵母可攝取長鏈烷烴作為碳源的啟發(fā),選用一系列化學結(jié)構(gòu)相似但具有不同側(cè)鏈長度的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由于選用的單體為液態(tài),避免了毒性有機溶劑的使用。同時,選用了光引發(fā)劑819,在模擬自然光的照射下快速成膠,避免了高溫等嚴苛的條件。選用的單體對解脂耶式酵母具有優(yōu)異的生物相容性,制備過程對酵母溫和無害,包埋后酵母成活率最高可達到~96%。并且,包埋在有機膠中的酵母仍具有代謝活性,能夠生長并發(fā)揮功能。
圖1 有機膠設計制備示意圖

圖3 (a)有機膠包埋解酯耶氏酵母凍存。(b)解酯耶氏酵母凍存存活率。
由不同單體制備得到的有機膠呈現(xiàn)出不同的相變性質(zhì),通過溫度的轉(zhuǎn)變,能夠快速且簡便的在眾多有機膠中挑選出目的有機膠(圖4)。結(jié)合有機膠的多種優(yōu)異性質(zhì)及DNA信息存儲技術(shù),可以形成DNA數(shù)字信息的加密存儲的平臺,進行DNA數(shù)字信息傳遞及長期儲存。
圖4 DNA數(shù)字信息的加密保存。
文章鏈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cs.2c00847
作者簡介

張雷教授現(xiàn)任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生物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化工與合成生物學、低溫保護、功能材料、海洋涂料等。在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JACS, Angew, AIChE Journal, CES, Research, Engineering等期刊發(fā)表論文100多篇。

肖文海,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綠色生物制造重點專項“原料藥工業(yè)菌種改造關鍵技術(shù)及產(chǎn)業(yè)示范”項目課題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合成生物學技術(shù)和代謝工程技術(shù)高效構(gòu)建萜烯類酵母細胞工廠,已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 Metabolic Engineering,Microbial Cell Factories,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等國際知名刊物發(fā)表第一作者/通訊作者SCI論文30多篇,成果被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度評價。
- 華南理工江賽華教授課題組《Nano Energy》:具有環(huán)境信息傳感能力的堅固自封裝纖維在救援機械設備中的應用 2025-05-13
- 浙大伍廣朋教授課題組 Chem. Mater. : 無鹵環(huán)氧樹脂解決半導體封裝腐蝕難題 2025-05-05
- 北京化工大學汪曉東教授團隊 Nano-Micro Lett.: 碳化聚酰亞胺/凱夫拉纖維/氧化石墨烯@ZIF-67雙向復合氣凝膠封裝相變材料實現(xiàn)多重能量轉(zhuǎn)換與電磁屏蔽 2025-04-28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 AFM:功能化聚-β-多肽組裝體抗耐藥真菌感染 2025-05-09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 Nat. Microbiol.:細胞膜和DNA雙靶點抗耐藥真菌 2024-04-08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 JACS:細胞穿透肽啟發(fā)的聚噁唑啉穿透BBB治療真菌性腦膜炎 2023-11-16
- 蘭州大學呂少瑜教授 AFM:用于極端環(huán)境救援的多功能光學離子凝膠 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