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納米成果獲2008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2009-03-05 來源:上海市納米科技與產業發展促進中心
高固體分丙烯酸樹酯及涂層的制備及產業化
由復旦大學武利民等完成
該項目屬化工新材料領域。丙烯酸樹脂被廣泛用于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家電等的金屬、塑料表面涂層,起裝飾、保護或賦予特種功能,國內高檔丙烯酸樹脂則主要依賴進口。該項目通過原創性研究獲得了高固體分丙烯酸樹脂及其涂層的制備新技術,主要成果有:首次通過溶劑的選擇,使單體溶入溶劑而每當分子鏈聚合到一定長度時則與溶劑不溶,從溶劑中分離出來,形成非均相體系,發明了“分離聚合”方法,有效控制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樹脂固體分高達90%以上,獲得了高固體分丙烯酸樹脂的制備關鍵技術,樹脂涂層性能優異;進一步將納米粒子溶膠進行表面改性后,與丙烯酸酯類單體共混后按高固體分丙烯酸樹脂合成工藝進行原位聚合,利用反應回流溫度除去溶膠引入體系中的醇和水,獲得了高固低粘納米復合樹脂的制備新工藝,涂層的性能達到并部分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技術指標;通過在反應釜隔套或砂磨機研磨筒隔套中加裝大量的散熱片,解決了產業化過程中的冷卻或加熱問題。
通過上述技術獲得的丙烯酸樹脂及涂料系列產品,不僅樹脂和涂料固含量高、VOC 低,涂層的性能達到并部分超過國外現有同類產品的技術指標,而且整套技術反應條件溫和,生產工藝穩定,操作簡便,所用反應介質較常規溶劑經濟、無毒、環保、可循環使用,為合成其它高固體分樹脂提供了一個新思路。關鍵技術已在多個廠家進行了產業化,產品已在多家著名的汽車、摩托車、家電廠家獲得了推廣應用,部分取代了進口,推動了國內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換代,近三年累計新增產值5.7 多億元,實現利稅1.22 多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發表SCI 論文12 篇,獲授權的核心發明專利3 項、實用新型專利2 項。
2008 上海市科學技術獎部分納米科技成果獲獎清單:
自然科學獎部分納米科技獲獎項目 | |||
一等獎 |
介空主客體符合材料組裝方法與催化性能研究 |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施劍林課題組 |
二等獎 |
碳及摻碳氣凝膠的結構形成機理與特性 |
同濟大學 |
沈軍課題組 |
技術發明獎部分納米科技獲獎項目 | |||
二等獎 |
薄膜材料和材料表面改性技術 |
上海交通大學 |
蔡珣課題組 |
三等獎 |
納米高價銀軍團菌特效殺菌劑 |
華東理工大學 |
周國光課題組 |
科技進步獎部分納米科技獲獎項目 | |||
一等獎 |
無機粉體精細化及材料符合關鍵技術開發和產業化應用 |
上海大學 |
施利毅課題組 |
功能雜化材料設計、組裝及其應用關鍵技術 |
東華大學 |
朱美芳課題組 | |
高固體分丙烯酸樹脂及涂層的制備及產業 |
復旦大學 |
武利民課題組 | |
二等獎 |
二氧化鈦基光催化劑的制備、負載化及環境凈化技術 |
華東理工大學 |
陳愛平課題組 |
過共晶鋁硅合金的綠色集約化精煉變質技術 |
上海大學 |
張金龍課題組 | |
三等獎 |
SCG 系列氣相法聚乙烯催化劑的研制與應用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肖明威課題組 |
輕質、高強、抗紫外老化、阻燃線為和織物的研制 |
上海大學 |
唐志勇課題組 | |
聚丙烯微晶結構調控技術 |
華東理工大學 |
辛忠課題組 |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2016年上海市科學技術獎|高分子材料類 2017-03-24
- 東華大學多項纖維成果獲2015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2016-04-21
- 上海市科技獎勵榜單揭曉 華東理工大學獲各類獎項共12項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