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納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 CNCs)是一種生物質來源的一維棒狀納米顆粒,具有高比表面積、高長徑比、高比強比模、高結晶度、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等特性,廣泛應用于復合增強、食品包裝、生物醫學、能源、環境等領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CNCs可自發形成手性向列相(膽甾相)液晶結構,在溶劑揮發后形成具有鮮明虹彩色的光子薄膜,在信息防偽、傳感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近期,黃進教授和甘霖副教授課題組同樣基于CNC單軸取向陣列,利用共組裝策略并優化物質轉化控制方法,發展了具有激發依賴性的變色長余輝發光材料,將其應用于三重信息防偽取得進展。利用小分子有機硅前體在溶劑揮發過程中的水解、縮合,同時誘導棒狀顆粒在組裝過程中的單軸取向得到了具有光致發光的CNC/SiO2共組裝薄膜,在將CNC轉化為碳量子點(Carbon quantum dots, CDs)過程中控制保持單軸取向陣列結構,同時優化條件保證纖維素納米晶在介孔結構中原位轉化為具有優異光致發光特性的CDs。有限元計算表明,CDs的發射帶處于CNC單軸陣列的光子帶隙邊緣,其慢光子效應使CDs發光強度顯著提升約6.7倍。同時,CNC單軸陣列有效地保護了CDs的三重態發射,該材料在254 nm與365 nm的紫外照射后分別顯示藍色與青色長余輝發光,壽命分別達到1.574 s與0.492 s(如圖1所示)。該新材料顯示出優異光致發光與激發依賴性長余輝發光行為,使其可用于自然光/紫外光/長余輝發光等不同光學環境下的信息防偽,如圖2所示在多重信息防偽領域具有應用前景。

Figure 1. Optical photo of the new material-based optical label derived from uniaxial orientation arrays under and after the radiations of different excitation lights.
該研究工作以題為“Triply hiding optical information via excitation-dependent allochroic photoluminescence based on cellulose derivates”發表在Small期刊(DOI: 10.1002/smll.202205697),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石珍旭為第一作者,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軟物質材料化學與功能制造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黃進教授和甘霖副教授為通訊作者。該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603171、51973175)、重慶市高校創新研究群體(CXQT19008)、重慶英才計劃(CQYC201903243、CSTC2021YCJH-BGZXM0307)等多個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205697
- 華南師大張振 Small:纖維素納米晶穩定皮克林乳液法制備高潛熱、熱致變色的相變材料微膠囊及其在智能涂料上的應用 2025-07-09
- 波爾多大學Gilles Sèbe、華南師大張振 Carbohydrate Polymers:皮克林乳液界面SI-ATRP制備兩親性纖維素納米晶 2025-05-19
- 華南師大張振 JCIS:以聚多巴胺包覆纖維素納米晶和MXene為光熱納米增強填料的液晶彈性體基光致軟致動器 2025-05-12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華科大羅亮教授/李忠安教授 ACS Nano:分子共組裝調控多陽離子光敏劑的聚集態實現腫瘤光熱-化療高效協同治療 2025-03-13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AFM:魷魚遇見花粉 - 甲殼素-花粉親疏水協同組裝全生物質海綿 - 納米塑料高效“清道夫” 2025-02-27
- 吉林大學杜志陽團隊 ACS Nano:食源性肽程式化共組裝策略及其精準干預結腸炎的效用機制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