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陳凱副教授/張德坤教授團隊《ACS AMI》:雙層水凝膠仿生軟骨實現低摩擦與高承載
2022-11-23 來源:高分子科技
關節軟骨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創傷等因素而發生損傷和退化,其自我修復能力極弱,如不及時治療最終導致骨關節炎的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凝膠作為一類典型的濕軟材料,類似于生物軟組織兼具固液兩相性質,具有穩定的理化性能、天然軟骨微觀結構相似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調的力學性能等,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關節軟骨替代材料。但是,傳統水凝膠的力學性能差,雖然高強度水凝膠的多種設計策略被開發,但是在循環載荷作用下發生不可逆的變形、疲勞甚至斷裂。另一方面,增加水凝膠的機械強度提高其承載能力會導致表面的水化程度的降低,對摩擦系數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在體外生理條件下,同時實現高承載、耐疲勞、低摩擦,是目前仿生關節軟骨設計的一項重大挑戰。
近日,中國礦業大學材料與物理學院陳凱副教授/張德坤教授團隊基于關節軟骨結構和功能的啟發,利用前期高強度、低摩擦的各向異性水凝膠研究的相關方法(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30, 133036),該團隊逐層構建了底層垂直取向、表層水平取向的雙層異構水凝膠(BH-CF/MMT),實現了高承載、低摩擦以及耐疲勞的優異性能(圖1)。此外,基于物理融合以及氫鍵的相互作用,BH-CF/MMT水凝膠具有優異的界面結合性能,遠遠優于大多數軟-硬、軟-軟結合界面(圖2)。
圖1 雙層異構水凝膠的構建
圖2 BH-CF/MMT的界面結合性能
圖3 BH-CF/MMT的力學性能
圖4 BH-CF/MMT的抗疲勞性能
圖5 BH-CF/MMT的滑動摩擦性能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ami.2c13641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哈佛大學鎖志剛院士課題組《PNAS》: 同時具有高含水量和高承載能力的自組裝納米復合材料 2022-07-22
- 東華大學武培怡/孫勝童團隊《Adv. Mater.》:應變電阻不敏感的離子導電纖維 2024-04-03
- 東華大學武培怡/孫勝童團隊《Nat. Commun.》:自修復納米纖維網增韌離子皮膚 - 耐疲勞性能媲美真實皮膚 2022-07-31
- 北化王峰教授團隊和北航楊樹斌教授團隊Adv. Sci.: 高耐久性橡膠衍生固態電解質用于長壽命鋰金屬電池 2022-04-05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新疆大學朱若斐課題組 AFMs:師法自然 - 受蓮花多重仿生策略啟發的強氫鍵網絡纖維素水凝膠用于太陽能界面蒸發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