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領域如何做到產-學-研的結合——訪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部高分子學科主任,胡漢杰研究員
2009-05-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聚:目前,我國高分子領域學術界和產業界聯系的情況如何,和所期望的狀況還存在哪些差距?
胡:我感到,如今學術界的研究課題離產業界越來越遠。主要體現是,從產業實踐中的選題越來越少,以向社會提供創新技術、創新成果為研究目標的選題越來越少,從事學術研究的科研人員對產業情況也越來越陌生。更由于管理部門的急功近利,把眾多的學術研究引向了以追求“論文數量”及“發表論文的影響因子”為主要目標。因此學界的成果能直接向產業延伸或讓產業界借鑒的已日漸稀少。
另一方面,在產業界,已有的研發力量相對產業發展的需求,卻是十分不足。國有企業,擔負著繁重的生產任務,忙于創造利潤,在研發上投入很少。少數的研發人員雖努力想和學界銜接、從學界的論文中尋找可供技術借鑒的新知識,然而實際上得到的收獲和希望值卻相距甚遠。而民營企業大多是經濟實力不足,主要精力在為占有市場而努力拼搏,更沒有能力來培養自己的研發人員。
因此,我國高分子領域這樣的現狀是十分不利于形成創新型社會的,如何做到我們的學界-產界能攜手創新,就成了擺在我國高分子學術界和產業界面前嚴峻的現實問題。
聚:既然如此,那就請您先講講如何解決我國高分子領域遇到的這些問題?
胡: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學術界在其中應該發揮更主動的作用。學術界除注重文獻外,也應關注高分子產業的發展情況,注意將產業的技術難題作為自己的科研選題,注意從產業的技術難題中尋找、提煉基礎性研究課題。對應用性研究的科研項目,研究內容要注意盡可能向下游延伸,延伸解決一些中試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技術難題,以便企業能順利承接學界的成果,盡快讓企業把學界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在發表學術論文的同時,也希望能發表一些學術成果的科普性論文,以便能更好地向企業界普及;其次,有關管理部門應既重視理論性成果(論文),更要注重能對國家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的技術性成果,轉變輕視技術性成果的看法。技術性課題難以發表論文或形成論文的周期較長,因此要有寬松的科研管理環境,更要允許研究人員一段時間內沒有論文發表;另外,希望產業界能關注學界的科研成果,主動聯系學界、攜手學界、處理好成果利益的分配、平等合作,共同做好科研新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再次,我們國家現有一批游離于社會的退休科研人員,他們沒有了“發表論文”的壓力,生活自由,具有豐富的科研經驗,如果能被產業界聘用,他們不但能解決企業目前面臨的技術難題,也能做到企業和學界的溝通,他們必定能在高分子學界-產界聯系方面發揮具體的推動作用。
聚:我們聽說您現在退休后在一家生產熱塑淀粉塑料的企業里做顧問。您能否談一談在那里工作的一些感想?
胡:現在國內外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環境降解塑料”產業應運而生。這是一類在高分子學界-產界緊密合作、協同努力下,于近些年才形成的一類新型高分子創新產業,熱塑淀粉塑料產業就是其中的一個品種。由于這類產業的形成過程,即從科研成果到轉化成產業,周期很短,實際生產中待研的技術難題仍然很多。這些“生產中的技術問題”雖然客觀上仍需要學界人員來研究,但已不屬于學術界的研究范圍,再加上學界人員不可能深入到產業生產中去,不了解生產中的具體工藝和設備情況,因此不可能再去研究、解決這些具體生產中的難題。這樣,這些“上、下夠不著”的難題就制約了企業的發展。我在這個企業的作用就是協助解決這些“上、下夠不著”的技術難題。而在具體工作中,也感到這里還是有許多基礎性學術問題等待研究的(例如,淀粉是一類含氫鍵高分子,其分子間作用力很強,對這一類高分子的分子運動、流變及加工等方面的認識,目前還遠遠不深入)。從中我也體會到,要想我國高分子事業發展得更好,學術界和產業界應互相了解,互相學習,協同努力。也就是希望學術界向下跨一步,離產業界更近點,產業界多向上看看,離學術界更近些,這樣大家通力合作,創新性的高分子產業才會更多地形成,而高分子學術研究也會得到更多的源泉和動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青科大沈勇團隊 Angew:結晶 / 沉淀驅動δ-硫代戊內酯非平衡開環聚合制備具有優異阻隔性能的閉合循環聚硫酯材料 2025-05-14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組裝實現協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
- 中科大馮偉 Small Struct.: 液晶的電致淬火效應對于液晶高分子致動的抑制作用 2025-05-12
- 汕頭市龍湖區-中山大學產學研結合對接活動在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舉行 2012-07-03
- 2011中國高校企業產學研結合典型案例入選企業揭曉 2011-12-05
- 兵團首次通過產學研結合形式承擔“973”項目 2011-10-24
- 5月13日胡漢杰研究員在北京化工大學作學術報告 200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