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金屬彈性體(LME)是一種具有電、介電和熱性能的柔性材料,在柔性傳感器、智能座艙、軟體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人機界面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應用。LME存在兩個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1)液態金屬(LM)顆粒在彈性體固化之前沉降,降低了柔性電子器件的介電與導熱性能;2)液態金屬顆粒需要外力產生導電通路,降低了柔性電子器件的穩定性。
圖1. 仿石榴果實的LMEP制備圖及其性能表征
(a)石榴果實光學照;(b)石榴果實結構圖;(c)LME和LMEP制備流程圖;(d)ΦPPs=20%時,不同液態金屬體積分數下LMEP的電阻值;(e)LMEs和LMEPs的介電常數曲線圖;(f)ΦPPs=30%時,不同液態金屬體積分數下LMEP的熱導率
近期,太原理工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張東光團隊仿石榴果實結構(圖1a、b),將聚二甲基硅氧烷顆粒(PPs)引入到液態金屬彈性體(LME)中,研制出一種無沉降、低成本、低密度的液態金屬彈性體(LMEP)(圖1c)。PPs與LM在LMEP內部產生阻塞效應,避免了LM顆粒的沉降。同時,阻塞效應會在LMEP鑄造過程打破LM顆粒之間的絕緣層,形成不需要“機械燒結”的LMEP導體。通過改變LM、PDMS和PPs的體積分數,研究了不同配比LMEP的力電熱學特性(圖1d-f,圖2b、c、e、f)。基于此制備了柔性電容式(圖2a)、電阻式力學傳感器(圖2d)、柔性熱導體和柔性電路(圖3)。
圖2. 基于LMEP的傳感器
(a)LMEP電容式傳感器示意圖;(b)應變-電容變化率圖像;(c)LMEP(ΦLM=ΦPPs=30%)在不同測速下的電容變化率圖像;(d)LMEP電阻式傳感器示意圖;(e)LMEP拉伸應力應變曲線;(f)不同應變下的電阻變化率圖像
圖3. 不同襯底上的LMEP柔性電路
(a)PDMS襯底;(b)Ecoflex襯底;(c)特氟龍板和特氟龍膠帶
該工作以“Segregated and Non-settling Liquid Metal Elastomer via Jamming of Elastomeric Particle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太原理工大學張東光副教授、吳亞麗副教授、西安科技大學楊嘉怡副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太原理工大學研究生薛小婷為文章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在過去兩年中,團隊在柔性傳感器領域展開了一系列研究。針對電容式柔性壓力傳感器高靈敏度與大壓力測量極限之間的矛盾,在彈性空腔體中加入玻璃球研制了被動阻塞干擾的壓力傳感器(DOI:10.1002/admt.202100106),并探索了顆粒阻塞機理。制備了仿人體皮膚的雙層液態金屬彈性體泡沫,實現了柔性壓力傳感器的高動態范圍(DOI:10.1002/admt.202101074)。受捕蠅草感官毛出色的應力響應啟發,設計了一種基于微結構和柔性填料的電容式壓力傳感器,提高了傳感器的靈敏度(DOI:10.1016/j.compscitech.2021.109066)。針對應變傳感器通常無法識別法向與壓向應力,設計了一種法向壓力不敏感的液態金屬叉指電容傳感器(DOI:10.1002/aisy.202100201)。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210553
下載:Segregated and Non-settling Liquid Metal Elastomer via Jamming of Elastomeric Particles
- 東南大學張久洋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基于無機硅網絡界面交換的液態金屬油墨 2025-06-20
- 東華大學王宏志教授、侯成義教授 Mater. Today:本征導電固液雙相液態金屬導體 - 助力多層可拉伸電子器件 2025-06-11
- 華南師大張振 Small:纖維素納米晶穩定液態金屬Pickering乳液用作光熱、導電直寫墨水 2025-04-25
- 西南大學甘霖/黃進團隊 AFM: 在動態共軛結構調控的雙色室溫磷光自修復彈性體構建及其光學加密防偽應用取得新進展 2025-06-25
- 江蘇大學徐琳教授課題組 AFM:人體體溫驅動超拉伸液晶彈性體 2025-06-24
- 吉林大學孫俊奇教授、王曉晗助理教授團隊:具有創紀錄耐損傷能力的可循環利用高性能彈性體吸能纖維 2025-06-21
- 太原理工大學張虎林教授 Adv. Sci.: 熱電凝膠賦能仿生多模自監督指尖受體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