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已實現了可媲美天然潤滑系統的仿生潤滑表面設計制備,極大地推動了植入式醫療器件如人工心臟泵、人造關節軟骨等在生物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植入人體后,這些器件需要在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工作周期中保持高密度長壽命的工作特性,以維系人體生命健康和正常機能運轉。然而,在相對運動的過程中,器件中的摩擦副部分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摩擦磨損,一旦摩擦副表面發生損壞,它們的潤滑性通常會不可逆地下降,造成器件功能失效。究其原因在于,從表面剝離的潤滑涂層材料往往:1)由于不可逆的鍵斷裂無法重新粘結到原始基面上;2)通過非特異性相互作用橋接黏附兩個摩擦表面。常規的應對措施主要集中于通過在涂層材料中引入強黏附基團如鄰苯二酚,來增強潤滑涂層對表面的黏附力,提高摩擦副表面的耐磨性。這種手段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長器件的工作壽命,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摩擦副因磨損而導致潤滑失效的問題。
點擊化學中,動態共價鍵以其可逆性和選擇性為突出特點,在各個領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迄今為止,關于如何巧妙運用動態鍵的納米力學特性來賦予潤滑表面定向自修復能力的研究非常有限,在作者看來,這可能是從本質上解決摩擦副表面因磨損而導致潤滑性能不可逆轉降低的有效途徑和關鍵。通過這一方法來實現表面的持久潤滑性,才能真正促成植入式醫療器件表面潤滑涂層技術向臨床應用的轉化。基于此,作者報道了第一個通過配對點擊化學實現定向自修復的超潤滑系統。通過操縱兩類動態共價鍵(即硼酯鍵和席夫堿鍵),兩種末端修飾的F127潤滑膠束選擇性地結合到它們的配對表面,構筑了摩擦副的兩個潤滑涂層。在無損情況下,憑借F127水化膠束刷裝結構強烈的空間排斥和陽離子介導的粘附消除,摩擦表面在生理高壓下可表現出超潤滑性 (~0.002)。當磨損發生,潤滑膠束與其配對表面間的動態鍵優先解離以耗散能量,然后重新定向結合到配對表面,在實現涂層修復的同時可有效避免兩表面間的橋接黏附,即使在重復損傷后也能恢復超潤滑性能。這項工作為保障醫用植入器件在長期服役過程中摩擦副部分潤滑性能的耐久性需求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對自修復功能性表面設計開發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定向自修復潤滑涂層制備】
圖1 F127-B和F127-CHO膠束錨定的潤滑表面制備。
【潤滑涂層表面形貌和界面力學表征】
圖2定向自修復潤滑涂層結構表征與界面力學性能測試
【潤滑涂層摩擦性能測試】
圖3不同載荷與不同速度下摩擦力變化
【潤滑涂層自修復行為機理研究】
圖4潤滑涂層自修復能力表征和內在驅動力機理驗證
【潤滑涂層原位自修復后潤性能評估】
圖5潤滑涂層反復原位損傷-修復后潤性能測試
小結:本文基于動態共價鍵引導的表面識別策略,將F127-B和F127-CHO潤滑膠束選擇性結合到配對表面,開發了一種具有定向自修復性的新型水化超潤滑系統。這種摩擦副在生理高壓下表現出優異的潤滑性。而在發生磨損時,連接潤滑膠束與相應表面的動態共價鍵優先解離以耗散能量,但仍能動態重建,從而實現在重復損傷情況下對兩個潤滑表面的原位定向修復,避免表面橋接,恢復摩擦副高潤滑性。該工作為開發具有定向自修復潤滑表面提供了設計思路,對解決傳統潤滑表面因磨損而導致的潤滑性下降具有一定的啟示。
- 北航衡利蘋《ACS Nano》:超潤滑石墨烯液態金屬層狀異質納米復合材料用于穩定高性能電磁屏蔽 2023-07-01
- 西工大劉國強教授《Chem. Eng. J.》:具有快速光熱滅菌和強抗細胞黏附性的超潤滑硅橡膠彈性體 2022-01-21
- 上交大崔文國和清華張洪玉《Small》:軸承仿生超潤滑球促關節修復 2020-11-11
- 武漢紡織大學于志財團隊 Adv. Fiber Mater.:基于動態共價鍵自修復熱電纖維的制備及無源溫度傳感應用 2024-04-27
- 南理工傅佳駿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高致動能量密度、超強韌、可修復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 2024-04-27
- 西安交大張彥峰教授團隊 AFM:基于雙重動態共價鍵的自修復紅外透過材料 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