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汪大洋教授團隊 AFM:依賴于表面極性基團分子堆積密度的可調控的自清潔涂層
2023-05-23 來源:高分子科技
表面極性基團自身的水合能力以及其與最近的非極性基團具有各向同性的分子構型是賦予納米級光滑的親水表面自清潔功能的兩個先決條件。然而,表面極性基團的分子堆積密度的定量調節可以控制滿足先決條件的表面極性基團強而持久的水合能力與其宏觀親水性間的轉換。由分子堆積密度接近0.9的極性基團構筑的超親水表面可以實現多種自清潔功能(從防霧到防冰、抗油脂、抗污漬、抗涂鴉以及抗蠟粘附)。


圖1 在聚電解質多層膜表面構筑PVS表面的示意圖
圖 2 不同表面的水合作用強弱及其分子作用機制
圖3 磺酸根親水表面的浸潤性定義(
)以及質量定義(
)的分子堆積密度


圖4 不同分子堆積密度的磺酸根表面多用途的自清潔功能
圖5 表面親水性以及自清潔性能對表面極性基團的分子堆積密度的依賴性
該工作是汪大洋團隊近期關于從分子水平設計并調控表面浸潤行為的最新進展之一。在過去的幾年中,該團隊利用具有各向同性以及各向異性的分子構型的不同聚合物表面觀察并解釋了表面重構對表面親水性的影響(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4851),構筑了基團自身水合能力以及分子構型與表面親水性的分子浸潤理論模型(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9053)(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4466),并利用該模型指導并設計自清潔功能表面,推動了浸潤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該工作揭示了第三個分子設計標準——表面極性基團分子堆積密度與表面浸潤性的敏感依賴性,通過定量調節有機極性表面的親水性以滿足不同自清潔應用的要求?傊员砻鏄O性基團的穩定且持久的水合作用以及接近0.9的分子堆積密度的分子設計準則幫助我們構筑無需精心設計的表面納米結構的超親水表面,并且利用簡單的聚電解質(如PVS)作為涂層材料,可以實現多種自清潔功能。介于各種簡單的自動化技術(如噴涂、旋涂等)便可以實現工業規模的靜電沉積,目前的PVS涂層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在需要結合幾種自清潔功能以解決技術問題時,例如外科手術期間體內的內窺鏡成像。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01085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