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熱問題是限制微電子器件進一步集成化、高密度化、小型化發展的關鍵。具有優異散熱能力的熱界面材料(TIMs)可以橋連熱源和散熱器,實現熱流的定向耗散。其中,以環氧樹脂為基體的TIMs具有高粘接、力學強度高、電絕緣等優勢,可以有效降低接觸熱阻并提升電子設備的可靠性。然而,環氧樹脂較低的熱導率和各向同性分散的導熱填料的散熱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環氧樹脂的高粘結性和不溶不熔特性也不可避免地加劇“電子垃圾”問題。因此,開發兼具高導熱和可回收的環氧TIM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劉小青研究員一直致力于可持續熱固性樹脂研究,創制了系列高性能生物基熱固性樹脂(Prog. Polym. Sci., 2021, 113, 101353; Green Chem., 2021, 23, 8643; Chem. Eng. J., 2022, 428,131226; Compos. B: Eng., 2020, 190, 107926),并發展了新的熱固性樹脂高值回收方法(碳回收、全組分回收)和多種功能性復合材料(Adv. Mater., 2022, 2209545; Small, 2022, 18, 2202906; Nano Energy, 2022, 100, 107477; ACS Nano, 2021, 15, 12, 19490-19502; Chem. Eng. J., 2023, 460, 141882; Compos. Sci. Tech., 2023, 238, 110028)。
圖3. 復合材料的各向異性導熱對比、有限元模擬結果
圖4. 復合材料用作TIM時的散熱性能和循環穩定性
由于環氧基體較低的玻璃化溫度和鍵交換溫度,環氧TIM可以在適當溫度下產生觸變性,從而填充粗糙表面,逐漸降低接觸熱阻。所計算的接觸熱阻為3.74 × 10-5 K m?2 W?1,接近商售硅脂的2.82 × 10-5 K m?2 W?1。由于較高的面內導熱和較低的接觸熱阻,該TIM可以將芯片的中心熱量擴散至整個平面,從而增加散熱面積。在等時間內,環氧TIM對應的中心溫度相比填料含量近似的商售硅脂(1 W m-1K-1)低20 ℃。
此外,得益于多重不穩定鍵賦予的可分級降解性,該復合材料能在使役周期結束后,在溫和的化學條件下形成多相水解體系,實現全組分回收。經計算,BN回收率高達96.2%,其它原料回收率為73.6%-82.4%。本工作為可持續TIM材料的設計和全組分回收提供了思路。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3963
- 西工大顧軍渭/阮坤鵬團隊 Angew:本征高導熱液晶聚二甲基硅氧烷熱界面材料 2025-01-22
- 福建物構所林悅團隊 AFM:單分子層界面軟化技術助力高填充量熱界面材料實現低熱阻 2024-04-15
- 浙理工曹志海、鄭思佳/浙大第二醫院俞星 Small:受肺泡結構啟發的LM-PBs/GLAP高性能熱界面材料 2023-12-07
- 北化胡君教授團隊 Angew:一種用于可回收高性能復合材料的強韌熱固性環氧樹脂 2025-06-17
- 浙大伍廣朋教授課題組 Chem. Mater. : 無鹵環氧樹脂解決半導體封裝腐蝕難題 2025-05-05
- 西工大顏紅俠教授團隊 Small:利用超支化聚硼磷酸酯制備具有超高韌性和防火安全性的透明環氧樹脂 2025-05-04
- 西華師范大學劉琦課題組 CEJ:無引發劑太陽能光聚合制備高性能、寬環境適應性和可回收水凝膠傳感器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