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數千萬人死亡,是威脅人類壽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連續可靠地監測血壓和心臟功能對于診斷和預防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然而現有的心血管監測技術通常體積龐大且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在疾病早期診斷和長期監測中的廣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發展實時、精準并適用于連續監測的便攜式心功能監測技術。
脈搏波是一類重要的生理健康指標,可直接反映人體心血管狀態,被廣泛應用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然而對于普通用戶,通過脈搏波獲取心血管狀態存在兩大困難:1. 橈動脈的精準定位。非醫學專業的人群,特別是脈搏較弱的人群,很難精準定位橈動脈位置以獲取準確可靠的脈搏波信號。2. 解讀脈搏信號以獲取心血管狀態。近年來,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蓬勃發展,基于深度學習技術對可穿戴電子設備采集的生理信號進行挖掘和解讀,有望極大提升可穿戴電子設備在健康和醫療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圖5 智慧血壓和心功能監測系統在生活場景中的應用展示。(A) 用于健康狀態和智慧醫療系統示意圖。(B)實時監測血壓和心功能參數的場景照片。(C) 在連續5分鐘的測試中預測和測量血壓的對比圖。(D) 被試者進行Valsalva呼吸時可穿戴智慧系統所預測的血壓與醫用測試系統所測血壓的對照圖。(E, F) 在連續5分鐘的測試中可穿戴智慧系統所預測的心功能參數與與醫用測試系統所測值的對比圖。
張瑩瑩課題組:主要研究面向生命健康監測的納米碳材料、絲蛋白材料及兩者的功能復合材料,發展其在柔性電子器件、智能織物和特種纖維領域的應用。課題組主頁:www.yyzhanggroup.com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adv.adh0615
- 蘇州大學李剛教授課題組 Compos. Sci. Technol.: 適用于數字醫療中不同微環境的自適應響應能力的柔性應變傳感器 2025-02-02
- 華科大趙龍教授團隊 CEJ:電離輻射技術制備基于聚(離子液體)/MXene凝膠的多功能柔性應變傳感器 2023-06-02
- 蘇大李剛教授、英國曼大李翼教授和牛津大學劉澤堃博士合作 AFMs: 牛角瓜纖維基可穿戴柔性應變傳感器 2023-05-12
- 南郵趙強教授、李楊教授團隊 Matter: 可拉伸OECT助力高保真電生理監測與深度學習輔助睡眠分析 2025-03-25
- 太原理工張虎林教授 JMCA:深度學習輔助的透氣熱電水凝膠陣列用于自供電心理監測 2025-03-20
- 鄭州大學申長雨院士和劉春太教授團隊 AFM:解耦的溫度-壓力傳感器基于深度學習算法輔助的人機交互應用 2024-08-23
- 廈大廖新勤 AFM 后又發 AM : 章魚觸手啟發的邊緣智能觸摸意圖識別的傳感器內自適應積分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