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興的制冷技術,被動式日間輻射制冷技術(PDRC)利用大氣窗口(ATW,8-13μm)通過輻射換熱將物體表面熱量傳輸到-270°C外太空,并通過增強太陽光譜(0.3-2.5μm)的反射率來減少熱量吸收。在不消耗任何能源的情況下實現溫度降低,可廣泛應用于零能耗建筑、太陽能電池、戶外電力設備等場景。但現有的PDRC技術缺乏自適應調控輻射特性能力,在寒冷冬季持續冷卻物體導致供暖能耗顯著增加,入射太陽輻射功率(~1000W/m2)與輻射制冷功率(~100W/m2)間近十倍的差異使得ATW的高效調控變得困難。因此,迫切需要開發針對太陽光的具備自適應光譜調控能力的PDRC技術來實現“冬暖夏涼”。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王富強教授課題組與中建中環合作,針對太陽輻射功率是輻射制冷功率近十倍這一特點,受納米比亞變色龍跨季節自適應皮膚控溫啟發,將溫度自適應輻射調控技術與PDRC技術有效結合。針對目前輻射制冷涂層寒冷季節增加額外采暖能耗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高溫制冷、低溫吸熱的“冬暖夏涼”仿生變色龍跨季節自適應控溫輻射制冷涂層并探索其應用潛力。設計并制備的具有顏色可變性的溫度自適應輻射冷卻涂層(TARCC)實現了41%的可見光調節能力,跨季節戶外測試證實其可靠性:在夏季,TARCC表現出高太陽反射率(~93%)和大氣透射窗發射率 (~94%),實現低于環境溫度6.5 °C。冬季,TARCC的深色強烈吸收太陽輻射,實現高于環境溫度4.3 °C。TARCC在中緯度地區每年可節省高達20%的能源,并可增加55%的適宜小時數。該工作為自適應控溫輻射制冷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設計制備的TARCC以其低成本、易于準備和簡單的結構,有望實現可持續和舒適的室內環境。
圖1. 自適應輻射制冷涂層(TARCC)的理論設計。(A)TARCC在不同季節的工作原理示意圖;(B)不同粒子在不同入射光下的電場強度圖;(C)非均一混合粒徑設計;(D)自適應控溫變色機理。
圖2. TARCC的制備和表征。(A)制備過程示意圖;(B)SEM圖像;(C)不同溫度下的光譜特性;(D)升溫和降溫過程的平均光譜反射率;(E)熱循環穩定性;(F)不同溫度下的顏色響應;(G)顏色拓展性。
圖3. 自適應輻射制冷涂料戶外測試。(A)標準化實驗裝置示意圖及實物圖;(B)不同環境溫度和太陽輻照度下的溫度對比;不同材料在炎熱季節(夏季,C)、寒冷季節(冬季,D)以及過渡季節(春季/秋季,E)的溫度對比。
圖4. TARCC在戶外建筑的應用測試。(A)三座相同的戶外建筑,分別涂有輻射制冷涂層/彩鋼瓦/自適應輻射制冷涂層;(B)建筑屋頂的紅外熱圖像;不同建筑在炎熱季節(夏季,C)、寒冷季節(冬季,D)和過渡季節(春季/秋季,E)的室外溫度對比。
圖5. 節能潛力分析。(A)不同材料屋頂表面溫度的適宜小時數對比;(B)全球典型城市能耗分析;(C) 全球涂料節能潛力圖。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3c02733
課題組相關進展
哈爾濱工業大學王富強《Nano Energy》:仿生人體皮膚褶皺結構的高效輻射制冷涂層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21006327
哈爾濱工業大學王富強《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封面文章:具有多波段輻射調節性能的低成本、可規模化生產的仿生輻射制冷玻璃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om.202202031
哈爾濱工業大學王富強《ACS Photonics》封面文章:兼顧光學性能和應用需求的仿生皮膚輻射制冷織物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photonics.3c00241
哈爾濱工業大學王富強《Applied Energy》:具備遮蓋層的日間輻射制冷涂層,兼顧高光學性能、薄厚度以及優異的戶外耐用性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626192300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