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2月,廣州市發生了70多人食用含瘦肉精的豬肉中毒事件。此前,在上海、臺灣等地也發生過類似事件,引起社會嚴重關切和人們對畜禽產品安全的擔憂。為從根本上杜絕畜禽產品飼養中瘦肉精的危害,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印遇龍等成功研制了安全高效型飼料添加劑精氨酸生素(AAA),為養殖優質、高效、安全的畜禽提供了可靠保證。
引起食用畜禽產品中毒的瘦肉精通常是指鹽酸克倫特羅、鹽酸雙氯醇胺等一類受體激動劑。上世紀90年代初,國外曾將瘦肉精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豬禽食用后在代謝過程中促進蛋白質合成,加速脂肪的轉化和分解,不長肥膘。但作為飼料添加劑,使用劑量是人用藥劑量的10倍以上,才可達到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如果經常食用這類畜禽產品,就會使人體慢性中毒。如果一次攝入量過大,就會產生異常生理反應的中毒現象。因此,瘦肉精被禁用。
為生產出瘦肉率高,且食用安全的畜禽類產品,又能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養殖,印遇龍等發現,在歐美用于人體研究的L—精氨酸(Arg)在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激素分泌等生理過程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被科學家譽為“神奇分子”。印遇龍等認為,如果能將這類精氨酸用作飼料添加,可確保畜禽產品安全與人體食用健康。但由于目前精氨酸主要用于人類醫療保健行業,價格昂貴,不可能用于養殖業。
如何得到便宜的精氨酸呢?印遇龍等把“精氨酸生素產業化關鍵技術”作為一項重要攻關任務,經過幾年的艱辛努力,以味精為原料,合成出了精氨酸生素,價格僅為精氨酸的十分之一。將精氨酸生素粉末添加到飼料中,與豬體內的精氨酸分解酶結合,便生成了讓豬能吃、快長、腹瀉少的精氨酸。通過國內外多年實驗和幾萬頭豬使用效果對比顯示,該成果可增加母豬產仔數10%~30%,同時提高仔豬初生重量;在教槽料和乳豬料中添加,可促進仔豬腸道和血管發育,日增重提高30%~40%,并且沒有抗生素和興奮劑殘留。
以氨基酸有效成分為主的天然飼料添加劑精氨酸生素在湖南問世,得到最近參加“畜禽健康養殖及其產品安全”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該成果解決了畜禽養殖中亂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銅高鋅重金屬的難題,從而有助于解決肉類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