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鄭子劍/南科大林苑菁團隊 Sci. Adv.:基于織物單片集成的無線表皮生物傳感腕帶的最新研究進展
2023-11-15 來源:高分子科技
近日,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課題組與南方科技大學林苑菁課題組在柔性可穿戴傳感器件領域取得研究進展,相關研究以“A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In-textile Wristband for Wireless Epidermal Biosensing”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南科大-港理工2021級聯培博士生馬小浩為論文第一作者,林苑菁(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助理教授)和鄭子劍(香港理工大學,講席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汗液含有許多生物標志物,包括電解質、代謝物、氨基酸和激素,對這些生物標志物的持續監測可以實現早期疾病的發現和管理。另一方面,電子織物由于其獨特的舒適性和透氣性,在汗液生物傳感中具有很大的潛力。然而,織物固有電阻大且電子集成度低,現有的方法通常只將傳感器集成在織物上,而無法實現整個電子系統的高兼容性集成互連。聚合物輔助金屬沉積 (PAMD)作為一種低成本、高產出的工藝可用來制造高導電的紡織品(紡織品電導率與塊金屬在同一個數量級)。PAMD工藝為制造用于柔性傳感的電子織物系統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報導了一種混合集成在單層織物上的手環,用于實時無線檢測汗液中的生物標志物。通過PAMD工藝與改良的雙面光刻技術在單層織物上實現了與傳統印刷電路板(PCB)一樣的電路圖案(圖1)。基于特別設計的電路圖案,制造了由以下三部分組成的手環:用于離子檢測的高選擇性傳感器,用于信號提取和處理的電路,以及用于無線數據傳輸的藍牙模塊和應用App。集成的手環可在0.3-40 mM范圍內連續監測汗液鉀離子濃度,精確度達到0.994,實現了可靠的無線實時表皮生物傳感。此外,該手環具有79 mm s-1的優異透氣性和270 g m-2day-1的透濕性,比商業醫用膠帶和柔性電子產品中常用的彈性體還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從而確保佩戴舒適性(圖2)。這項工作作為一種制造可穿戴電子織物的獨特策略,在移動健康和遠程醫療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pdf/10.1126/sciadv.adj2763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廈大廖新勤 AFM 后又發 AM : 章魚觸手啟發的邊緣智能觸摸意圖識別的傳感器內自適應積分 2025-05-03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變硬彈性體,實現力學性能增強與智能可穿戴一體化設計 2025-04-28
- 告別“電線纏身”時代 - 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團隊 Nat. Commun.:研發出可穿戴心電“電子紋身” 2025-04-08
- 南開大學梁嘉杰/中科大吳恒安《Adv. Mater.》:超強、超韌、高魯棒性MXene復合纖維及其于電子織物應用 2023-01-23
- 西北工業大學趙陽《Small》:多級微裂紋結構電極實現高電壓高倍率長壽命的柔性水系鋅電池 2022-12-22
- 復旦大學陳琳團隊《Nat. Commun.》:在低功耗柔性電子領域取得突破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