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劉盡堯團隊 JACS:智能高分子前藥涂層細菌
2023-11-26 來源:高分子科技
活體微生物藥物(LMTs)和小分子化學藥物(SMDs)因其各自獨特的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療。然而,二者的聯(lián)合療法目前仍然面臨生物利用度低、時空分布不均和藥物釋放不匹配等問題。利用胞內負載和表面修飾的材料化學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應對這些挑戰(zhàn),以改善聯(lián)合治療中LMTs和SMDs的同步遞送。小分子藥物可以被活體微生物攝取內化,形成胞內藥物裝載系統(tǒng)共同遞送。然而,由于細菌等微生物存在致密的細胞壁,小分子難以直接進入細胞。同時,成功入胞的小分子又可能引起對微生物的毒性作用,因此胞內負載的共遞送體系通常載藥量較低,不足以發(fā)揮理想的藥效。通過共價鍵合或超分子相互作用,表面修飾SMDs或將其納米顆粒附著在LMTs表面是開發(fā)共遞送系統(tǒng)的另一種常用方法。利用材料化學的方式進行細菌表面修飾可攜帶多種SMDs,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還能夠調控它們的裝載和釋放行為,同時增加活體藥物的細胞相容性。因而,利用表面修飾策略保護LMTs免受體內環(huán)境的侵襲并促進它們在病變部位的富集,對于解決聯(lián)合治療的困境至關重要。
通訊作者簡介
劉盡堯,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yī)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3年博士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導師:顏德岳院士),隨后于美國杜克大學(導師:Ashutosh Chilkoti教授)及麻省理工學院(導師:Robert Langer教授)從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底回國組建課題組,圍繞微生物改造及在菌群調控、免疫調節(jié)與藥物遞送等領域的應用開展工作,近五年以獨立或最后通訊作者發(fā)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Matter、Nature Communications(5篇)、Science Advances(5篇)、J Am Chem Soc(2篇)、Angew Chem Int Ed(2篇)、Advanced Materials(6篇)、Chem Soc Rev、Advanced Science、Materials Today、Nano Today、ACS Nano、Small、Biomaterials等代表性論文。擔任中科院一區(qū)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IF=10.2, Springer Nature)副主編,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Biomaterials等客座主編。課題組目前招錄不同學科背景的博士后人員,具體聯(lián)系方式請訪問課題組主頁www.liulab.org.cn。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epdf/10.1021/jacs.3c10015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chuàng)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西工大李鵬教授課題組 Sci. Adv.:可選擇性殺滅ESKAPE耐藥菌的含氟兩親性陽離子聚合物 2024-09-01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北師大何本釗 Angew:吡啶鎓-炔點擊聚合 2024-05-04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阮長順團隊 AFM:小分子陽離子聚合物增強海藻酸鹽生物墨水的打印性和生物活性 2023-12-14
- 西南林杜官本/徐開蒙、UT王思群 Carbohyd. Polym.:纖維素、殼聚糖與ZIF-8電紡納米纖維制備及對銅離子高效吸附 2025-04-21
- 南華大學劉陽團隊 IJBM:一種單寧酸交聯(lián)的基于苯硼酸改性羧甲基殼聚糖的多功能水凝膠 2025-02-23
- 廣西大學林寶鳳教授團隊 IJBM: 銅氨纖維的新應用 - 原位合成 HKUST-1構建殼聚糖季銨鹽活性包裝膜 2025-02-20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