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科大王學川/劉新華:結合“自上而下”策略與三重結構設計構建的高彈性天然動物皮衍生電子皮膚 - 用于實時精確的應變和振動信號傳感
2023-12-04 來源:高分子科技
近日,陜西科技大學生物質與功能材料研究所王學川、劉新華團隊報道了一種具備優異拉伸強度(8.76 MPa)、彈性(0-180%)、抗凍能力、保濕性、電導率(6.3 S/m)以及出色多維傳感能力的電子皮膚,該電子皮膚兼具慢速自適應電阻式應變傳感器和快速自適應單電極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功能,可用于模擬人體自然觸覺,實時監測來自人體的多種低頻生理和運動信號以及來自手機和電機等設備的高頻振動信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材料科學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上。
圖1. S-P/G@PU e-skin的設計與應用示意圖
圖2. P/G-Skin的微觀結構
圖3. S-P/G@PU e-skin的機械性能
圖4. S-P/G@PU e-skin的導電性和低頻應變傳感性能
圖5. S-P/G@PU e-skin的高頻振動傳感性能
相關成果以“Robust Integration of “Top-Down” Strategy and Triple-structure Design for Nature-Skin derived E-Skin with Superior Elasticity and Ascendency Strain and Vibration Sensitivity”為題發表在Nano Energy(DOI: 10.1016/j.nanoen.2023.109142)上。陜西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白忠薛為本論文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為陜西科技大學王學川教授、劉新華副教授和岳歐陽博士。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07081675、22278257和22308209),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2021M692000和2023M732159)、陜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2GY‐272)和陜西省教育廳重點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2JY013)對本工作的大力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3.109142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華南理工大學張廣照、常州大學楊宏軍 Adv. Mater.:兼具高發光效率與超凡韌性的室溫磷光彈性體 2025-07-09
- 浙江大學高超教授團隊 《Nat. Commun.》:無溶劑熱塑性發泡法制備超彈性石墨烯氣凝膠 2025-07-09
- 浙江大學吳晶軍、方子正團隊 Adv. Mater.:3D打印超強韌可修復彈性體 2025-07-07
- 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楊建海教授團隊 Small:“溶劑極性誘導”策略制備兼具強韌、高阻尼、抗凍性的超分子兩性離子聚合物有機凝膠 2025-05-27
- 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教授 AFM:皮膚角質層啟發的本征保濕抗凍兩性離子水凝膠用于智能柔性傳感器 2025-04-14
- 中國科大陳立鋒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 抗干燥、抗凍和機械魯棒性的高性能三元凝膠熱電池 2025-03-07
- 西工大尹劍波教授、斯德哥爾摩大學袁家寅教授 Nano Lett.: Mexene填料同時增強聚離子液彈性體的力學性能和電導率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