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孫吉寧教授、張磊副教授 Addit. Manuf.: 通過微結構絲材堆疊直接3D打印功能性表面
2023-12-24 來源:高分子科技
3D打印技術可克服傳統減材制造工藝對于復雜幾何輪廓加工的限制,可實現復雜幾何構件一體化成型制造。然而,高性能產品不僅需要合理的結構設計,還需要特定的表面微結構,以實現抗污染、抗腐蝕、減阻等先進功能。目前,熔融沉積成型(FDM)打印產品通常需要采取復雜的后處理操作在產品表面制備微結構賦予產品先進功能,這極大地影響制造效率以及產品加工精度。因此,FDM技術亟待解決產品與微結構表面同步制造的挑戰。
圖1 FDM打印微結構表面示意圖。
圖2 打印參數和微溝槽尺寸對微結構高度的影響。
圖3 微溝槽形狀對擠出絲材表面微結構的影響。
圖4 有限元分析幾何模型和邊界條件。
圖5 微結構演變過程分析。
圖6 不同材料的兼容性
圖7 微結構絲材形貌。
圖8 FDM打印微結構表面形貌
圖9 微結構表面潤濕性。
先進表面制造團隊(ASM Lab)圍繞重大裝備核心零部件的表面功能化與界面力學調控等主要科學問題,利用超精密加工、聚焦離子束加工、飛秒激光加工、化學接枝改性、離子注入改性、噬箘體展示等技術手段,在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對材料表面的物理結構與化學組分進行按需調控,從而賦予裝備表面拒液性、防覆冰、耐磨損、耐腐蝕、抗生物附著、光電磁通導等先進物理化學特性。依托已有平臺,課題組已獲得多項標志性研究成果,其中包含微織構減阻表面制造技術、拒液耐污表面制造技術、高導電碳氈電極加工制造技術、特異性分子檢測光纖制造技術等,以上成果有望應用于機械減摩、油氣運輸、液流儲能、風力發電、分子診斷等先進技術領域。
課題組主頁:http://team.dlut.edu.cn/ASM_Lab/zh_CN/index.htm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ddma.2023.103900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香港理工易潔倫 Macromol. Mater. Eng. : 3D打印負泊松比結構于增生性疤痕治療的應用 2022-01-28
- 中科院化學所蘇允蘭副研究員和中科院重慶研究院高霞助理研究員綜述:熔融沉積成型加工的結晶性聚合物結構與性能 2020-09-30
- 南理工/國科大杭高院王杰平、南理工易文斌等 Nat. Commun.:可消除光固化3D打印層紋的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研究 2025-07-03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中北大學王智/尹麗仙、西安交大田小永 Compos. Part B:3D打印超材料新成果-仿生超材料結構設計、制備及機理研究 2025-06-06
- 南林蔡晨陽/付宇 Nano Lett.: 仿生微結構長效耐候輻射降溫木材 2025-03-17
- 浙江大學羅英武教授團隊 ACS Nano:可編程的微相分離在彈性網絡中產生圖案化微結構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