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腫瘤組織處較高的糖酵解速率及二化碳濃度,與健康組織和血液相比(pH = 7.4),腫瘤組織呈現(xiàn)出弱酸性微環(huán)境(pH = 6.0-7.2),其中,腫瘤細胞的胞外pH值約為6.5-7.2。由于腫瘤的胞外pH與健康組織的差異較小(差異僅為0.5 pH),開發(fā)更多的pKa在6.5-7.0范圍內(nèi)精準可調的基團仍受分子局限性的掣肘。前期,本課題組報道了一種新的多組分聚合方法用于合成N-磺酰基脒(SAi)聚合物,發(fā)現(xiàn)N-磺酰基脒聚合物在pH變化時表現(xiàn)出兩性離子特性(Sci. China Chem. 2022, 65, 1798-1806)。一般認為,脒基作為“堿基”,可以質子化。然而,由于磺酰基的吸電子特性,SAi表現(xiàn)出與弱酸相似的特性,而不是堿。這一特點啟發(fā)進一步探索其結構與pKa值之間的關系,拓展其在設計pH響應性聚合物方面的潛力。
人工合成多肽是一類具有豐富結構多樣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蛋白質模擬物。獨特的二級結構(如α-螺旋)使其具有優(yōu)于非結構聚合物的獨特性質和功能。此外,具有特定基團的多肽還可以形成不同的二級結構和構象,以響應各種外部或內(nèi)部觸發(fā)因素,如pH、氧化還原、酶、溫度和光照。多肽的無規(guī)卷曲-螺旋構象轉變已被證明可以激活穿膜活性。因此,側鏈磺酰脒的pH響應特性也會誘導聚多肽的二級結構在無規(guī)卷曲與α-螺旋中智能轉化,進一步實現(xiàn)穿膜活性、藥物釋放、藥物分子活性方面的智能激活。
圖1(a)pH誘導SAi結構的電荷翻轉和SAi-聚多肽的構象變化;(b)SAi-聚多肽響應腫瘤微酸環(huán)境的無規(guī)卷曲-α螺旋構象轉變,促進細胞內(nèi)化和化療。
圖2. PPLG-EG2的合成路線及化學物理性質:(a)合成路線;(b)不同pH下PPLG-EG2的Zeta電位;(c)0.1 M NaOH溶液調節(jié)PPLG-EG2的pH滴定曲線;(d)不同pH值下PPLG-EG2的CD譜圖;(e)PPLG-EG2的pH -螺旋度圖;(f)PPLG-EG2的質子化程度-螺旋度圖;(g)SAi的質子化/去質子化引起的卷曲到螺旋轉變的示意圖。
圖3. 不同SAi結構多肽的合成路線及對應的化學物理性質。
圖4. 不同SAi結構的兩親性聚多肽的化學結構及化學物理性質。
圖7. 生物安全性和抗腫瘤效果。
綜上,該課題組發(fā)展了一類響應腫瘤酸性環(huán)境進行構象轉變的SAi-聚多肽作為藥物載體,促進在腫瘤部位的滲透和內(nèi)化,提高化學抗腫瘤的治療效果。該工作首次報道了SAi基團未被發(fā)現(xiàn)的pH響應特性,為構象轉變多肽和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9/D3SC05504C
- 蔡仲雨教授團隊《Prog. Mater. Sci.》綜述: 基于蛋白質/肽的刺激響應型水凝膠及其傳感應用 2024-10-03
- 山東大學陳代榮教授、王挺教授 AFM:光學、力學、導電和傳感性能可調的多酸功能化離子凝膠 2023-12-29
- 港中深唐本忠、趙征/深大熊玉 ACS Nano:細胞膜偽裝的多重刺激響應型AIE納米凝膠用于腫瘤的精準化學-光熱協(xié)同治療 2023-12-17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團隊 JACS:均聚多肽自組裝誘導的水相圓偏振發(fā)光納米材料 2023-12-14
- 湖南大學白玉罡課題組/邢航課題組 Nat. Commun.:一種基于MOF催化的納米聚合系統(tǒng)用于快速合成聚多肽及多肽復合材料 2023-09-14
- 大連理工大學鄭楠/湖南大學邱燁 Biomacromolecules:具有α-螺旋結構的硫酸化糖基聚多肽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2023-06-15
- 東華大學武培怡/焦玉聰團隊 Adv. Mater.:溶菌酶構象轉變調控鋅金屬界面電化學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