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導體作為可穿戴和柔性電子材料在人機交互、運動檢測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大多數離子導體是由石油基聚合物制備得到,具有不可降解性或低生物降解性,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資源枯竭和廢物積累。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各種理想性能的天然聚合物離子導體,包括高導電性、耐低溫性、出色的自修復性和黏附性,但將上述性能集中于一種離子導體中仍然是一個挑戰。因此,以可再生、環保和可持續的生物質基聚合物為基礎,制備具有全方位多功能特性的離子導體具有很高的價值。
針對上述問題,曲阜師范大學陳威副教授、李楠副教授和研究生李金燦聯合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生物基材料與綠色造紙國家重點實驗室吉興香教授、于得海副教授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Chem. Mater. 2023, 35(18), 7814–7824; ACS Appl. Polym. Mater. 2024, 6(1), 180–191; ACS Appl. Polym. Mater. 2023, 5(12), 9974–9986; ACS Appl. Polym. Mater. 2022, 4(8), 5717?5727; Cellulose, 2020, 27(2), 853–865; J. Mater. Chem. C, 2020, 8(3), 900?908),基于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尿素(AmimCl/urea)共熔離子液體設計制備了一系列共熔凝膠。通過鐵離子(Fe3+)、原兒茶醛(PA)和殼聚糖(CS)之間的雙動態鍵交聯,制備出了CS-PA@Fe共熔凝膠。由于AmimCl/urea共熔離子液體以及雙動態鍵交聯網絡的存在,所得到的CS-PA@Fe共熔凝膠表現出優異的離子導電性、超強的抗凍性能、出色的可注射性、良好的黏附性和自修復能力。
圖6 CS-PA@Fe共熔凝膠的抗凍性能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8434
- 吉林大學李洋課題組 AFM:通過離子液體陰離子-陽離子協同作用解鎖固體全疏光滑涂層的室溫自修復 2025-05-08
- 西工大朱光明教授團隊 Adv. Sci. 綜述:高強高韌自修復聚脲材料的最新研究進展 2025-04-22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浙理工鐘齊教授團隊《Adv. Opt. Mater.》:受唐代裝飾紋樣啟發的復合納米凝膠基可涂繪型紋身貼用于紫外線輻照監測 2023-01-07
- 燕山大學焦體峰教授課題組CRPS:通過生物礦化鈣離子調控網絡結構設計超拉伸、自黏附水凝膠用于高靈敏離子電子傳感器 2021-10-26
- 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教授 AFM:皮膚角質層啟發的本征保濕抗凍兩性離子水凝膠用于智能柔性傳感器 2025-04-14
- 中國科大陳立鋒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 抗干燥、抗凍和機械魯棒性的高性能三元凝膠熱電池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