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遼寧大學副校長陸杰榮、“最年輕市長”周森鋒、廣州體育學院院長許永剛、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志偉等論文抄襲被揭露,學術界的亂象愈演愈烈,至今當事人沒有受到任何處分,而近日,西南交通大學正式對外公布,該校副校長黃慶涉嫌博士論文抄襲一事,經該校學術委員會認定成立,決定取消其博士學位,撤銷其研究生導師資格。今年3月15日,教育部部長周濟在“高校學術風氣建設座談會”上強調,對學術不端行為要像體育界反興奮劑一樣,像對待假冒偽劣產品一樣“零容忍”,實行“一票否決”,西南交大的舉動,是教育部這一表態之后,國內高校首次對涉嫌學術腐敗的高校領導進行處理。實際上,被揭露的學術腐敗只是冰山一角,高校不是隔絕于社會的象牙塔,發生在大學圍墻內的學術腐敗只是整個社會腐敗的縮影而已。
針對此起彼伏的學術腐敗現象,周筱赟對學術界丁學良、方舟子、鄒志莊、熊丙奇四人進行了采訪,就中國教育體制及學術腐敗問題展開了深刻的討論。
學術腐敗只是整個社會腐敗的縮影
周筱赟:近幾年來,有關部門和媒體都在談反對學術腐敗,但是現實情況,卻似乎是學術腐敗越反越多了。您認為根本原因是什么?
方舟子:近年來進入公眾視野的學術腐敗事件越來越多,主要是媒體對這方面的報道尺度放寬、更加關注的緣故,未必是學術腐敗越反越多。由于有了一些輿論監督,膽小的人可能有些收斂,但是學術造假在當前無疑仍是非常嚴重的,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受官場腐敗影響的官本位的科研體制,刺激造假的學術評估體制,縱容造假的社會風氣,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處罰,對學生缺乏學術規范、學術道德方面的教育,等等,都是原因。
周筱赟:那中國的學術腐敗,從制度上怎么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