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呂昂/喻愛喜 AFM:可注射自愈合纖維素基水凝膠用于糖尿病創面監測和治療
2024-03-01 來源:高分子科技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漸增加,這導致與糖尿病相關的創傷發生率也隨之升高。而對于糖尿病傷口的治療,由于其治療時間長、成本高以及常導致截肢和高死亡率,因此成為全球公認的巨大挑戰。其中,血管生成不足是導致糖尿病傷口愈合緩慢的關鍵因素,由于其限制營養物質、氧氣和細胞向創傷部位的運輸,從而延遲傷口愈合。另一方面,創面滲出液的pH值可以動態反映創面愈合過程中的狀態,有助于指導創面管理。因此,開發出同時具有促血管生成和傷口監測的傷口敷料對于糖尿病傷口的治療是迫切的醫學需求。
圖1. 水凝膠的制備策略及其可注射、自愈合性能
圖4. 水凝膠對糖尿病創面的修復效果。通過全層皮膚缺損模型來評估水凝膠對糖尿病小鼠傷口的治療效果。與商業紗布和3M敷貼相比,水凝膠表現出更好的促傷口愈合效果,可以通過促進肉芽組織的形成、膠原蛋白的沉積和血管生成,以促進組織修復和加快傷口閉合。
綜上,通過預配位的Eu-EDTA復合物和CMC的自組裝,成功開發了一種促進血管生成和pH響應的纖維素基水凝膠,可用于智能傷口監測和糖尿病創面修復。本研究為制備可注射自愈合的羧甲基纖維素-金屬水凝膠提供了一種簡單而創新的方法,并為設計具有促血管生成和實時監測傷口pH狀態的新型水凝膠敷料提供了新的策略,在糖尿病傷口修復和智能傷口管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前景。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01209
呂昂課題組網站:https://anglu.whu.edu.cn/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西南醫大口腔醫院陶剛/黎春暉/蔡蕊團隊:具有ROS觸發藥物釋放特性的可注射水凝膠實現抗菌劑和抗炎納米顆粒協同遞送用于牙周炎治療 2025-04-15
-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馬小軍/東華大學何創龍 Bioact. Mater.:TME響應復合水凝膠靶向抑制MYC驅動型骨肉瘤生長與轉移 2025-01-17
- 重慶大學蔡開勇/馮茜 Adv. Mater.:一石二鳥策略修復椎間盤髓核 2024-12-26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北航岳永海教授、郭林教授團隊 Chem. Soc. Rev.: 超硬共價鍵材料的自愈合行為 2025-03-26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