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表面積冰會對飛行過程造成嚴重安全隱患,應對表面結冰問題,傳統(tǒng)的主動除冰技術存在效率低、污染環(huán)境、能源消耗等缺點,超疏水表面因其不需要外部能量輸入而具有巨大的防/除冰潛力。然而,超疏水表面在低溫下極易從Cassie-Baxter態(tài)轉變?yōu)?/span>Wenzel態(tài),降低疏冰性;此外,表面的機械耐久性較差,難以多次使用。因此,同時提升超疏水表面的疏冰性和機械耐久性成為一種挑戰(zhàn)。
該研究圍繞重大裝備在防/除冰方面的重大戰(zhàn)略需求,針對在復雜極端環(huán)境服役中的技術難題,設計了一種具有超低冰粘附強度和優(yōu)異機械耐久性的表面,并闡述了相關機理,這對我國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電力防/除冰等領域的快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工作以“Micro/Nano Hierarchical Crater-Like Structure Surface with Mechanical Durability and Low-Adhesion for Anti-Icing/Deicing”為題發(fā)表在國際高影響力期刊《Small》(TOP,IF:13)上,并作為封面論文被報道。審稿人認為此項工作具有極大的創(chuàng)新性和可行性。該工作是團隊在防/除冰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學校機械工程學科博士點建設的重要階段性成果。
文章第一作者為西南科技大學博士生軒森森和碩士生卓禮杰。李國強教授、余家欣教授、銀愷教授擔任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結冰與防/除冰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等基金項目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404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