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零能量輸入冷卻技術納入個人熱管理(PTM)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人體與環(huán)境之間的熱流,這不僅提高人體的熱舒適性,而且能夠減少能源消耗。然而,設計出能夠在極度炎熱和寒冷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個人體溫調節(jié)而不消耗能量的紡織品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圖 1 發(fā)泡多孔纖維的設計策略
圖 5 MEPFT-d的隔熱機理及表征
該工作以“A Camel-Fur-Inspired Micro-Extrusion Foaming Porous Elastic Fiber for All-Weather Dual-Mode Human Thermal Regulation”為題發(fā)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0.1002/advs.202407260)。文章第一作者是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王俞舒,通訊作者為中山大學翟文濤教授。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廣東省重點項目基金委的支持。
該工作是團隊近期關于低維發(fā)泡材料創(chuàng)新制造技術的最新進展之一。超臨界流體發(fā)泡技術在制備熱塑彈性體多孔纖維方面存在技術挑戰(zhàn),這歸因于低維材料的表面積大、超臨界流體易于逃逸出聚合物基體。在過去的幾年里,本團隊開發(fā)了新穎的超臨界流體微擠出發(fā)泡技術,以超臨界流體為物理發(fā)泡劑,通過限時泡孔增長策略控制泡孔聚并程度,通過發(fā)泡熔體后牽伸控制發(fā)泡纖維的纖度,制備了低旦超細的、具有低皮芯結構的、100%閉孔的聚合物發(fā)泡纖維。
原文鏈接:http://doi.org/10.1002/advs.202407260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院李繼遙教授、楊佼佼副研究員 CEJ:具有雙向錨定功能的仿生濕粘牙齒創(chuàng)可貼促進牙本質再礦化 2025-05-12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有了它,再也不需要空調了? 2017-10-31
- 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李發(fā)學教授/高婷婷副教授 ACS Nano:用于大規(guī)模、低成本、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蒸發(fā)器的全纖維素基芯吸織物 2025-03-11
- 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Ray H. Baughman 院士團隊 Science:無芯軸制備大彈簧因子人工肌肉 2025-03-10
- 江南大學殷允杰團隊 CEJ:集成動態(tài)熱致變色和可逆水傳輸?shù)椒謱釉O計的織物中 - 用于自適應個人熱管理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