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通過強化相分離策略制備SMP的示意圖及基于海藻酸鈉和聚乙烯醇共混體系制備得到的強韌SMP。
超大孔水凝膠(SMP)以其高度仿生的結構和高滲透性的特質,近年來在生物醫用領域備受矚目。然而,大孔結構常致使材料整體力學性能下滑,這嚴重限制了大孔凝膠的進一步應用。因此,在獲取大孔結構的同時維持高韌性,對于大孔凝膠材料而言無疑是一項重大挑戰。
近期,浙江大學相佳佳研究員、邵世群研究員以及劉欣研究員團隊合作,提出一種增強相分離效應制備堅韌SMP的策略。該策略通過選取兩種具有不同聚集趨勢且相互混溶的聚合物(海藻酸鈉和聚乙烯醇),在凝膠化過程中,這兩種聚合物各自聚集且相互排斥,進而誘導高密度聚合物相的產生,成功在水凝膠內部塑造出更大的孔隙結構,同時顯著增強了整體材料的韌性。與傳統的制備方法(如冷凍凝膠化或模板法)相比,此方法無需耗時的冷凍處理或溶劑交換,極大地提高了制備效率。而相較于采用嵌段共聚物的傳統相分離策略,本方法大幅提升了材料最終的孔徑。所制備出的水凝膠,孔隙率高達85%以上,同時還擁有優異的機械性能,楊氏模量約為300 kPa,壓縮破裂應變高達99%。同時,通過調控不同分子量的海藻酸和聚乙烯醇,能夠靈活控制孔隙尺寸范圍(50 μm至700 μm),增強了該水凝膠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的適用性。
通過多種結構表征手段表明,聚乙烯醇在共混體系中通過增加粘度以及定向遷移的方式,誘導海藻酸鈉分子取向并堆積形成高密度聚合物相,最終在獲得超大孔結構的同時確保了材料的高韌性。
圖5 SMP形成的可能機制及動態觀察。
這項工作通過創新的相分離策略,打破了傳統高孔隙率水凝膠在力學性能方面的瓶頸,為同時兼顧高孔隙性和高機械性能的水凝膠提供了嶄新思路,也為未來高效制備新型SMP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12412
- 山大周傳健教授、濟大趙松方/關瑞芳教授 AFM: 聚合誘導微相分離和多尺度靜電相互作用協同構建高強韌、高有機硅含量的有機硅水凝膠 2025-07-03
- 西湖大學王盼課題組 Joule:兼具微相分離及微孔的雙離子通道聚合物膜 2025-06-16
- 華南理工大學邊黎明教授團隊Nature Chemistry:可模擬細胞外基質液液相分離介導的組裝及生物物理特征的簡約模型 2025-06-10
- 中山大學吳丁財/黃榕康/鄭冰娜/王輝團隊 Adv. Mater.:具有長駐留性的可注射多孔炭納米酶水凝膠實現腫瘤的協同治療 2025-07-04
- 重醫大毛翔團隊、哈工大賀良燦團隊 Small 綜述:復合水凝膠的創新與應用-從聚合物體系到摻金屬離子和功能性納米材料增強型結構 2025-07-04
- 華南農大胡傳雙教授、林秀儀副教授、徐江濤副教授 Adv. Sci.:雙網絡離子水凝膠實現可穿戴電子器件電磁屏蔽與自供電傳感一體化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