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科院林化所儲富祥/王基夫 CEJ:采用纖維素共價交聯策略的電子皮膚用導電壓敏膠
2024-10-18 來源:高分子科技
低共熔凝膠是開發電子皮膚的新材料,可通過壓力粘附在皮膚上捕捉體溫和運動信號。為提高凝膠的機械強度和韌性,以往的工作采用了雙網絡結構。這是一種半互穿網絡,涉及剛性網絡和柔性網絡的構建。首先,利用凝膠劑與低共熔溶劑的多重氫鍵作用,通過自組裝構建了剛性網絡。在此基礎上,通過丙烯酸酯單體的自由基聚合構建了柔性網絡。為提高聚合物的內聚力,柔性網絡的構建采用了小分子交聯劑,如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然而,這會限制分子鏈的流動性、降低聚合物的界面粘附力,從而易導致凝膠與皮膚粘附過程中脫落。
圖1 CPSA的合成與應用
圖2 MCCAC和CPSA的表征
圖3 CPSA的粘附性能
圖4 CPSA的多功能粘附性能
圖5 CPSA的體溫傳感應用
圖6 CPSA的拉伸傳感性能
圖7 CPSA的壓力及拉伸傳感應用
該工作以“Controllable Structure, Super Adhesion, Multifunctional, Conductive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for Electronic Skin: Enhancing Cohesion by Cellulose-Derived Covalent Crosslinking”為題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6561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超分子化學賦能綠色材料新未來:武漢大學陳朝吉團隊在《Nat. Rev. Mater.》發表纖維素綜述 2025-06-10
- 北京林業大學彭鋒教授團隊 Nat. Sustain.: 木聚糖類半纖維素利用新途徑 2025-06-06
- 浙工大劉善秋教授/浙大林強教授 Small:常溫溶劑蒸發觸發不可逆共價交聯實現極端條件下強效粘接 2025-05-14
- 河北工業大學李志強教授等 Angew:基于氫鍵有機骨架構筑共價交聯的HOF/聚合物雜化膜的研究進展 2024-02-07
- 合工大方華高副教授/ 丁運生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動態交聯的近晶型液晶彈性體結構與性能研究的新進展 2023-09-23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AFM:天然皮膚啟發的多功能柔韌皮革基電子皮膚 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