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方華高副教授/ 丁運生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動態交聯的近晶型液晶彈性體結構與性能研究的新進展
2023-09-23 來源:高分子科技
液晶彈性體(LCE)是液晶聚合物經適度交聯而來,其在外界刺激作用(溫度、電場、磁場、光照)下,可展現大幅可逆形變等致動性能,在人工肌肉、智能器件和軟體機器人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液晶基元的取向排列和交聯網絡結構是影響其致動性能的關鍵因素,但分子鏈交聯和分子取向排列過程存在競爭關系,如何調控LCE中液晶基元的取向排列仍具有挑戰性。將“類玻璃高分子(vitrimer)”概念引入液晶彈性體的制備和性能調控中,運用締合型動態共價交聯取代穩態交聯,解決液晶基元取向和網絡結構形成過程的矛盾,已成為開發新型高性能液晶彈性體的有效策略。深入認識液晶彈性體vitrimer體系中非均相液晶基元與動態網絡的結構特點和松弛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開展“降溫-升溫”循環小幅振蕩剪切(SAOS)實驗,利用時間分辨線性粘彈性分析實驗數據發現,材料函數2δ/π和G''/G*可準確反映vLCE體系存在的玻璃化轉變和液晶有序-無序相轉變過程,而m-EV和EV僅出現玻璃化轉變;升溫過程的彈性模量大于降溫過程,表明液晶基元有序-無序轉變受到動態交聯網絡的限制,導致無序化過程出現明顯的滯后現象(圖2a)。在液晶相轉變溫度區間,近晶相層狀結構的生成導致彈性模量急劇上升,造成時溫等效疊加失效,無法獲得完整溫度范圍的流變主曲線(圖2b)。采用Kohlrausch-Williams-Watts (KWW)拉伸指數模型

此工作是該團隊近期關于動態交聯高分子設計合成和結構性能研究的最新進展之一。團隊提出了基于動態硼酸酯與硼氮配位協同作用的自修復超分子彈性體設計策略,制備的材料不僅具有良好的室溫自修復能力,而且具有高強度、高延展性與抗穿刺等特點,有望應用于可穿戴柔性電子器件,軟體防護裝備等領域(Mater. Horiz. 2021, 8, 216; Polymer 2022, 256, 125200)。團隊研究了環氧vitrimer體系拓撲凍結轉變溫度區域的臨界凝膠行為(Macromolecules 2020, 53, 4855),并以此為基材開發隔離結構電磁屏蔽材料和導熱絕緣復合材料(Compos. B Eng. 2021, 215, 108782; Ind. Eng. Chem. Res. 2022, 61, 3320; ZL202010352580.6)。最近,該團隊在非均相vitrimer彈性體領域取得進展,成功開發了耐熱抗蠕變的嵌段SBS-vitrimer材料(Macromolecules 2022, 55, 10900; ZL202111226248.6)。此外,在環境友好水性涂料中引入動態共價鍵,制備多種強韌自修復的功能涂料(ACS Appl. Polym. Mater. 2022, 4, 5920; Prog. Organ. Coat. 2023, 180, 107571; ZL 202210712054.5)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3c00887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北化盧詠來教授團隊《Chem. Mater.》:動態共價交聯的橡膠基體輔助構筑高度垂直排列取向的BN微觀結構用于高性能熱界面材料 2023-06-27
-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Mater. Horiz.》: 熱-紫外調控的動態共價交聯彈性體用于光刻轉印柔性電路 2022-10-13
- 浙大謝濤教授課題組 Angew:可正交編程宏觀形狀與微觀拓撲結構的動態高分子 2022-01-07
- 東華大學武培怡/侯磊團隊 ACS Nano:可食用結構色塑料 2025-06-27
- 江蘇大學徐琳教授課題組 AFM:人體體溫驅動超拉伸液晶彈性體 2025-06-24
- 賓夕法尼亞大學楊澍團隊 Adv. Mater.: 研發多模式力致變色液晶彈性體微管 2025-06-16
- 西南大學甘霖/黃進團隊 AFM: 在動態共軛結構調控的雙色室溫磷光自修復彈性體構建及其光學加密防偽應用取得新進展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