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是自然界生物的一種非常有效的運動手段,可以在瞬間穿越中長距離,以實現捕獵及逃避被獵捕的目的。自然界生物跳躍的機理主要有兩種,長腿動物(比如袋鼠和青蛙)主要依靠杠桿作用,使它們能夠用較少的力量跳躍同樣的距離;一些短腿或無腿動物(比如果蠅幼蟲和跳蚤)依靠快速彈射動作釋放儲存的能量來實現跳躍;還有一些昆蟲(比如蚱蜢和沫蟬)同時利用這兩種設計理念(圖1)。其中,磕頭蟲是一種有趣的昆蟲,當被人類捉住時,它們會不斷地用力向前傾斜頭部,仿佛在進行一場無聲的“磕頭”儀式懇求釋放。原來磕頭蟲的前胸背板具有非凡的靈活性。在其前胸腹板的中央稍后部位,有一個尖銳的刺狀結構。每當它的頭部與胸部向腹部彎曲時,這個突出的部分就會巧妙地嵌入到胸腹前緣的溝槽中。當它再次挺胸時,突出體從溝槽中彈射出來,撞擊地面,產生的后沖力足以使其彈跳起來掙脫。由此可見,磕頭蟲那看似虔誠的“磕頭”行為,并非出于對人類的求饒,而是一種本能的自我防衛機制,用以擺脫束縛。如視頻1所示當將它肚皮朝上放在地面,他會來一個鯉魚打挺彈射出去,掙脫捕食者。
受這些自然界跳躍機制的啟發,科學家們利用新型材料和復雜的結構設計,模仿生物系統中的快速能量存儲和釋放過程,制造出了多種創新的跳躍機器人。其中,光響應驅動器具有成本效益高、無線驅動能力強和響應速度快等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偶氮苯液晶(LCs)因其偶氮苯介質的反-順式光異構化而成為一種有前途的光響應材料。基于偶氮苯的致動器已從基本的彎曲、扭轉運動發展到在微型機器人和液體運輸中的新型應用。但是,基于偶氮苯的光致動器的高效跳躍行為仍相對缺乏探索。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員團隊在前期的工作中,通過設計制備一面為光響應偶氮苯均質膜,一面為偶氮苯反蛋白石的具有Janus結構的光響應驅動材料,實現了在液相中的光驅動性能研究;利用光化學/光熱模式的協同驅動產生多個驅動方向,具有更大的驅動力 (Adv. Funct. Mater. 2021, 31, 2105728;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1, 13, 12383-12392;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14, 1727-1739)
近日,該研究團隊受具有特殊卡扣結構的磕頭蟲啟發,他彎曲身體積蓄彈性勢能,然后身體猛然伸直釋放能量實現瞬時跳躍的啟發,設計了類磕頭蟲卡扣結構的光跳躍材料:通過選用具有熱弛豫時間短的偶氮苯分子,制備具有展曲(splay)取向的偶氮苯膜材料,開發了一種Janus光驅動跳躍軟機器人,在紫外線照射下,它能在66.8ms內完成一次完整的跳躍,其跳躍高度可達35個體長(BL),起飛速度為670 BL/s。所制備的Azo-LCN 薄膜應力為36.27 兆帕,應變為6.5%,可循環使用50 次以上。這項研究將有助于設計新型致動器和拓寬偶氮苯致動器的應用領域,可能為探索、搜索和救援等新應用提供思路。所采用的偶氮苯分子(命名為Azo-A)具有較短的熱弛豫時間(其在90 ℃ 時的半衰期小于1 s),能夠在光的作用下快速彎曲和恢復,從而能產生快速自主恢復的連續跳躍行為(視頻2)。樣品的splay取向是將樣品的一側分子采取平行取向(PA)而另一側分子采取垂直取向(VA)的模式,從而使樣品在光刺激下產生向PA側的凈彎曲變形。
圖1. 自然界中跳躍的動物。(a) 袋鼠,(b) 青蛙,(c) 果蠅幼蟲,(d) 跳蚤,(e) 蚱蜢,(f) 沫蟬。
圖6. (a) 在紫外線(1.75 W/cm2)的刺激下,條帶機器人可以通過跳躍跳上20 mm高的樓梯,高速攝像機對此進行了記錄。(b) 在高速攝像機的記錄下,該條紋機器人可以模擬投石器,并成功投擲出一個小物體。(c) 本文使用的薄膜跳躍高度和跳躍速度與文獻比較,本研究提出的機器人可跳躍至35 BL的高度,跳躍速度可達0.67 m/s。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421111
- 華東理工林紹梁/靳海寶團隊、上海交大周永豐 Angew:通過調節偶氮苯對位取代基的電子效應制備具有可控光響應性的超薄聚合物囊泡 2025-02-22
- 浙江樹人學院董立奇/西湖大學劉剴/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 Small:一種新型偶氮苯基光熱織物可用于可穿戴熱管理 2024-09-18
- 華南理工大學殷盼超教授/楊俊升副研究員團隊《ACS AMI》:基于光響應調控分子顆粒材料粘彈性 2024-04-08
- 華南師范大學姜小芳教授《Nano Lett.》: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波長可調諧鈣鈦礦圓偏振微納單模激光 2025-03-04
- 華南師范大學胡小文 AFM: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鈣鈦礦圓偏振光電探測器 2025-02-20
- 慕尼黑工業大學Peter Müller-Buschbaum教授團隊 ACS Nano:自支撐導電聚合物薄膜的多功能應用 2024-12-11
- 北卡州立尹杰團隊 Adv. Sci.:受空軌啟發的環狀光驅動器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