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雷景新教授團隊江亮/雷元 AFM:通過多級強弱動態結構設計低應變下的高應變響應和可回收傳感器
2024-12-27 來源:高分子科技
電阻應變傳感器因其簡單的結構、易于制造和可靠的傳感性能,在柔性傳感技術中的實際應用中受到廣泛關注。典型的電阻應變傳感器是通過將高導電性填料(如碳納米管、導電炭黑、MXene、石墨烯等)與彈性聚合物基底結合而構建的。然而,經均勻分散后的MXene、碳納米管、石墨烯等具有良好的接觸性,在非常低的應變下不容易破壞導電通道(如圖1a),這給準確檢測微小應變帶來了挑戰。相比之下,導電炭黑在施加的低應變下很容易破壞導電通路,可以顯著提高應變傳感器的靈敏度(如圖1a)。因此,設計一種可回收的應變響應式傳感器,同時在低應變水平下兼具高靈敏度、優異的機械性能和成本效益,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
圖1. (a) 碳納米管、MXene和導電炭黑基復合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導電通路斷開的示意圖。(b) PAV/Cu2+-CB-x復合材料的合成路線示意圖。(c) 基體樹脂的動力學計算模型中丙烯酸和丙烯酰胺鏈段之間氫鍵作用示意圖。(d) 添加導電炭黑復合材料的動力學計算模型示意圖。
圖2. (a) PAV/Cu2+-CB-x復合材料的電導率。(b) PAV/Cu2+-CB-30的電阻恢復過程。(c) 在不同應變(0.1%、0.5%、1%和5%)下PAV/Cu2+-CB-30傳感器的實時相對電阻變化時間曲線。(d) 在5%應變下PAV/Cu2+-CB-30傳感器50次循環的穩定性測試。(e-h) PAV/Cu2+-CB-30傳感器應用于不同身體部位檢測。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19308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